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糕富帥”其實是個“斷頭新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6 09:01:53  


岳陽公安警事微博截圖
  當切糕還沒有被稱之為“硬通貨”前,在互聯網上,iPhone價格是以腎計算的,直到湖南岳陽市公安局發布一起警方治安案件的微博通報後,“三觀”再次顛覆,衡量價值的網絡標準成了“切糕”。

  昨日人民網連發3篇網站專訊報道,12月3日,湖南岳陽市公安局在其官博“岳陽公安警事”發布了一則警情快報描述稱,平江縣公安局天岳派出所日前處理了一起因語言溝通不暢造成誤會,雙方發生口角導致肢體衝突繼而引發群體毆打的事件,起因是街邊買賣切糕的糾紛。

  “事件造成二人輕傷,損壞核桃仁糖果約16萬。加上損壞的摩托車和人員受傷共計20萬。”就是這句案情描述,引來一場網絡狂歡。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昨日評論文章認為,此事演變成網絡輿論焦點之一,源於兩個關鍵問題未得到明確解釋:1、岳陽警方對切糕的核價遠遠超出了正常價格。2、“輿論懷疑,在此次糾紛中,存在商業欺詐問題。而岳陽警方在此事件的處理上卻有失公允,糾紛雙方人員卻得到了不同的對待。”

  人民網報道還稱,截至昨日,據不完全統計,網民就“16萬”的定價向“岳陽公安警事”發出的留言已達6000餘條,因切糕的定價而引發網民近200萬條的討論。比如,網民“淘氣/小宇”說:“這切糕究竟是多少錢一斤?車有多大?總共有多重?普通的切糕可能有這麼貴嗎?莫非是專門進貢給皇帝吃的?岳陽警察沒算錯吧?”

  雖然網民提問聲音很大,但並未看到“岳陽公安警事”就此回應。在輿論壓力下,“岳陽公安警事”還删除了上述微博,這一步驟反而刺激了網民。人民網等媒體聯絡當地警方採訪此事,也無功而返,一個典型的“斷頭新聞”(新華社發明的詞匯,意即“欲知後事,就不告訴你”的新聞)華麗降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