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在拉美,誰能接替“旗手”查韋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7 11:06:35  


  當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席捲世界每個角落之時,廣闊的拉丁美洲卻出現“一片紅”景象。特別是在經濟上,各種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成為拉美一體化、擺脫對外界的經濟依賴的助推器。

  拉美“向左轉”的意圖顯而易見,那便是摘掉“美國後院”這頂不光彩的帽子。昔日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拉美,如今已開始與美國大談平等對話。與此同時,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以其雷厲風行的執政風格,成為拉美左翼“旗手”和一體化最忠實的擁護者。

  目前,再次赴古巴治療癌症的查韋斯已於2月18日回國。委內瑞拉政府21日稱,回國後的查韋斯目前仍呼吸困難,病情發展不容樂觀,但查韋斯求生意識很強,正在為康復而戰鬥。查韋斯時起時伏的病情,似乎給拉美左翼欣欣向榮的勢頭蒙上了陰影。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一旦查韋斯因病退出政治舞台,似乎很難找到能夠從他手中接過大旗的拉美領導人。

拉美的“二次獨立”

  縱觀拉美“紅色江山”的領導人,有查韋斯、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這樣的激進派,也有像巴西總統羅塞夫、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和秘魯總統烏馬拉這樣的溫和左翼人士。

  基本而言,“激進左翼”反美立場十分鮮明,強化政府對國家經濟的干預,嚴格限制外資。“溫和左翼”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市場規律,但其政策向中低收入人群傾斜,強調社會公平。

  隨著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和國際地位持續提升,拉美國家近些年逐漸展露出“獨立”雄心,積極尋求與美國的平等對話,例如,每次地區會議,查韋斯都會以其鮮明的反美立場和對美國頗帶諷刺意味的講演成為會場焦點。

  與拉美大約30年前集體“右轉”相同,此次“左轉”也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上世紀90年代,許多奉行西方新自由主義模式的拉美國家紛紛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導致貧富差距加大,社會出現動蕩,國內要求改變經濟發展模式的呼聲不斷高漲。

  就在此時,左翼領導人們改變了以往利用軍事手段博取話語權的做法,打出了“求公平”的口號,獲得了廣泛支持,成為拉美舞台上耀眼的明星。

  可以說,查韋斯的從政生涯,為拉美左翼發展歷程做了一個生動的注腳。自1999年上台以來,他將14年總統生涯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促進拉美摘掉“美國後院”帽子的努力中。

  2007年底,包括巴西在內的南美七國出資籌建南方銀行,意在擺脫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南美國家經濟決策權的影響。

  2008年開始,巴西聯合阿根廷共同宣布在雙邊貿易結算中棄用美元,改用本幣。

  2011年12月,拉美及加勒比地區共同體(拉共體)在委內瑞拉成立,其顯著特點就是將美國和加拿大兩個發達國家排除在外,同時將遭美洲國家組織排斥的古巴吸收進來。

  近些年拉美各種經濟合作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其目的除擴大區域經貿合作外,還在於減少對美國的依賴。2012年,智利、墨西哥、秘魯和哥倫比亞四國在智利簽署拉美太平洋聯盟框架協議,從此一個新的拉美經貿合作組織誕生;同一年,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總統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首腦會議,一致同意吸收委內瑞拉加入南方共同市場,使擴大後的南共市覆蓋人口達到2.8億。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拉美國家獨立200周年的高潮年,這個大洲再次實現了一次“獨立”,那便是真正意義上創造了一個擺脫美國影響力的聯盟。查韋斯在拉共體的創建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委內瑞拉和古巴、智利一起同為拉共體的“三駕馬車”。

委內瑞拉的“石油外交”

  委內瑞拉之所以能在拉美擁有一定話語權,與其世界重要石油輸出國的地位緊密相關。換句話說,查韋斯利用國內豐富石油資源的優勢,發動“石油外交”,團結了一批“窮哥們”。

  在查韋斯的倡導下,委內瑞拉和古巴建立了十分密切的盟友關係。古巴向委內瑞拉派出了4萬名醫生、藥劑師和其他領域技術人員,以作為每日以優惠價格從委進口10萬桶石油的交換條件。用查韋斯的話說,委內瑞拉為古巴、厄瓜多爾、尼加拉瓜等友好國家提供石油是出於“經濟互補性”和“人民之間的革命團結”。

  雖然巴西、阿根廷等大國並非玻利瓦爾聯盟成員國,但它依然與委內瑞拉保持著良好的貿易關係。查韋斯、巴西前總統盧拉和阿根廷已故前總統基什內爾曾是2005年美洲峰會反對美洲自由貿易區“鐵三角”,“革命友誼”非比尋常。目前,委內瑞拉和巴西依然保持著“你幫助我,我定會投桃報李”的關係。巴西和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開展了多項合作,當查韋斯因病申請延期宣誓就職後,巴西成為第一個表示支持的國家。

  雖然委內瑞拉並不是拉美最富裕的國家,但其慷慨程度是別國難以比擬的。2005年委內瑞拉曾大量購買阿根廷國債,進而幫助阿根廷政府償還了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100億美元債務。查韋斯此次在古巴治病期間,克里斯蒂娜親自前往哈瓦那探望,隨行的阿政府官員拉斐爾•福洛尼說:“阿根廷永遠站在委內瑞拉一邊。”

誰將接替查韋斯

  按照委內瑞拉憲法規定,如果查韋斯因病“永久離職”,應在30天內重新舉行總統選舉。一旦委內瑞拉反對派聯盟候選人上台,恐怕會危及查韋斯畢生倡導的拉美團結。

  包括古巴在內的不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享受著來自委內瑞拉的“石油優惠”,但委反對派已經明確表示,一旦他們上台,將結束這種“優惠”。

  查韋斯曾經的對手、反對黨聯盟前總統候選人卡普裡萊斯曾說,委內瑞拉應當改善與美國的關係,同時其給予盟國的優惠石油政策將成為過去。他還諷刺說:“要想交朋友,收買是沒有用處的。”

  目前,國際上也在猜測,如果查韋斯退出歷史舞台,誰將是拉美左翼先鋒的繼任者。查韋斯此次赴古巴治病前,曾表示一旦自己出現意外,希望選民能夠支持副總統馬杜羅。對此,不少人認為,馬杜羅雖可繼承查韋斯的衣鉢,但他缺少查韋斯那樣的魅力和領導力。委內瑞拉律師凱•坎貝爾說:“沒有人能像查韋斯。他有那種可以推動、說服大眾的天賦。馬杜羅做不到……別人也做不到。”

  於是,人們將目光轉向國外。有人認為去年率先表示抵制美洲峰會的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有著類似查韋斯的執政風格和反美立場,有可能成為查韋斯之後的左翼領軍人物。不過,厄瓜多爾的石油資源難以與委內瑞拉相提並論。加拉加斯的西蒙•玻利瓦爾大學教授科萊特•卡普裡萊斯認為,經濟利益才是真正的驅動力,“不存在什麼意識形態上的聯盟,那些國家不過是查韋斯財政支持的受益者。”

  還有人認為,巴西和阿根廷的兩位女總統也有可能成為新的左翼“領頭羊”。克里斯蒂娜的丈夫基什內爾在任時一直對“新自由主義”持反對態度,同時致力於擺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阿根廷經濟的控制。克里斯蒂娜上台後繼承了亡夫的溫和左翼政治立場,推行國有化和廣覆蓋面的福利計劃。而在對美國的態度上,克里斯蒂娜也是十分有“骨氣”。由於在2012年4月美洲國家首腦會議上,美國反對將支持阿根廷對馬島的主權要求納入到最終決議中,克里斯蒂娜紅顔一怒,拂袖回國。

  雖然克里斯蒂娜有著與查韋斯相近的理念和強硬作風,但她畢竟任期有限。按照阿根廷憲法規定,克里斯蒂娜2015年第二個總統任期結束後,她不能再謀求連任。至於巴西總統羅塞夫,她似乎不像前任盧拉那樣,熱衷於成為一名左翼領袖。

  也許,對於查韋斯的評價,可以套用一句拉美諺語:一個足夠強大的敵人可以鍛煉出一個出色的戰士。

  如今,查韋斯已經成為委內瑞拉乃至整個拉美左翼陣營的一張名片。1月10日,躺在病床上的他也許沒有想到,自己的新任期是這樣開啟的:當天,數萬名支持者走上街頭,在馬杜羅的帶領下代替查韋斯宣誓,與此同時,拉美27個國家的元首、外長以及代表齊聚加拉加斯,為他祈福。

  這似乎也預示著,查韋斯的“玻利瓦爾革命”已經深入人心,不管未來他是在台前還是幕後,這場革命都將繼續下去。(時間:3月5日 來源:《環球》雜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