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人狂購黃金是無處投資憋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6 20:32:05  


  中國人十天內買了300噸黃金,似有扭轉世界黃金市場的狂跌之勢。有評論稱“中國大媽戰勝華爾街”,這是令全球投資界頗為驚訝的事。

  中國人的這次黃金投資是與世界金價下跌之勢的大膽對賭,而且完全出於民間對黃金價值和市場規律的樸素認識。應當說中國的“散戶”們承擔了一定風險,因為這次金價大跌的背後被普遍認為有操盤手,而中國大部分買主花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錢”。

  黃金價格是全球大致統一的,中國幾乎沒什麼定價權。在全球黃金流通中,中國處於弱勢。中國老百姓如果不是買首飾,而是投資黃金現貨,他們成敗憑運氣的成分,要比西方人更高。

  如果這次中國“散戶”投資者真的贏了,只能說明中國這個大尺度經濟“買什麼什麼貴”的鐵律第一次在“做市”的意義上贏了。中國的民間資本確實很多,突然“集中”投向一個方向,已經有了影響全球一些關鍵性市場的力量。是不是這麼回事,還需未來一些日子金價的後續表現來驗證。

  以往影響黃金價格走勢的,基本都是主權金融機構及大投資人在“現貨—期貨”市場間的博弈。“散戶”們充當主力,從長遠看安全系數總是不高。事實上,中國各領域的“散戶”都在單打獨鬥,社會對他們提供的可信賴投資服務少之又少。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但老百姓的投資渠道一直沒有發展起來。這些年多數人投資賺了錢的唯一領域就是買房,而股市幾乎成了散戶“九死一生”的大陷阱。中國人的儲蓄率很高,眼看著通脹使錢貶值,很想有風險小的正當投資。但在限制購房成為普遍政策以後,老百姓已經看不到還有別的投資渠道。所以金價一跌,人們趨之若鶩。

  中國在大興城鎮化建設,重點基礎設施也在不斷立項,而且經濟升級任務大,文化產業急需追趕發達國家。這些都需要錢,而很多錢就散落在民間。需要給民間的“小本投資”願望同國家大的建設規劃提供更多對接機會和渠道,這應成為中國金融業一個有別於西方的特殊探索方向。

  對中國這個熱衷儲蓄、通脹又很難徹底抑制的國度來說,站在國家的高度上關心“小本投資”具有極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這涉及民眾的核心利益,是影響民間信心的一個關鍵環節。做好這件事,應是中國社會制度優越性的一種展現。

  中國經濟完全有空間容納民間分散資本的大規模參與。中國的金融業以往基本是對西方金融業的模仿,今後應針對本國實際逐漸邁步,趟出一些中國特色。首先我們應當有這樣的意識和勇氣。

  中國經濟的發展大勢幾乎是鐵定的,民眾順應這個大趨勢做“小本投資”,其安全系數應遠遠好於他們在股市上的遭遇。這裡面必有組織和治理空間。政府推動做好這件事,將被看作“以民為本”的高端表現。(時間:5月2日 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