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捐款流向不可能分清”究竟有多少不可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7 09:57:21  


  沈陽百歲老人關英漢日前捐贈10萬元存款給紅十字會,引發網絡熱議。網友懷疑關英漢老人“當托”也許不是事實,但是,網友在網上查詢不到老人捐款的信息卻是事實。

  可是,根據《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受贈人應當公開接受捐贈的情況和受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接受社會監督。”那麼,在網上查詢不到捐款信息,“每一筆捐款具體流向”就不可能受到社會監督,而缺少社會監督,就為慈善機構濫用善款留下的“空間”。

  如, 2008年汶川地震,一百多名藝術家義拍八千多萬元,定向捐給青城山市的善款,最終卻不知所終,就是由於紅十會“未能用於當初捐贈人指定的項目”,而被挪作了他用。雖然,最終紅十會“說明”了這筆巨款的去向,但是,因違背了捐贈人意的,還是在一百多名藝術家和公眾的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陰影”。這也充分證明,慈善機構“濫用善款”的事實是存在的。

  長期以來,由於慈善機構只注重接受捐贈,而有意或無意忽視了捐贈人的“感受”;更由於捐贈人或公眾最終不知道“每一筆捐款具體流向”,而對慈善機構的公益性,尤其是公正性產生了懷疑和質疑。而最可怕的是,這樣的懷疑和質疑又都是“有據可依”和“有例可查”的。

  其實,在當前技術條件,建立全國統一的捐贈查詢系統,並不是一件難事。關鍵問題是,慈善機構想不想去做,或想不想主動去做。

  不可否認,建立全國統一的捐贈查詢系統,將會給慈善機構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也會給慈善機構對捐款的使用帶來緒多的“不便”,但是,即使有再大的難處,再大的困難,目前也必須要去做,而且必須還要做好。如果任其“不明不白”長期下去,到時候就怕慈善機構想“明明白白”也沒有可能和機會了。

  因為,只有讓“每一筆捐款具體流向”明白可查,才能重新得到公眾的信任,才能重振慈善機構的“權威”。也只有到那時,我國的慈善事業才會大有希望。

  否則,慈善機構只能在一次次的“救火”中,疲於奔命,甚至會引火燒身而自生自滅。(時間:5月6日 來源:長江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