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保的那些尷尬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6 12:13:41  


  環保日益為輿論和公眾所重視,自然是好現象。尤其有意思的是,這一好現象在近期諸多與環保有關的報道中,體現出了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兩面性。比如,環保的報道越頻密,暴露問題越多,就讓人在發現死角和盼望解決之間糾結不已,既欣慰又擔心。國家環保部部長近日在談及發展和環保的關係時說,不能保障人的健康的發展沒有意義。可謂坦率而中肯。他還談到了環保工作的艱巨,自嘲:“我聽說世界上有四大尷尬部門,中國的環保部就是其中之一。”

  媒體將部長所言的“尷尬”稱為調侃,雖然充滿善意,卻未免輕忽了環保工作中苦澀的現實。比如,一份中、美、以色列等國科學家合作研究的結果顯示,“因為空氣污染,中國北方人比南方人減壽5.5年”。這一結論立即遭到了環保部科技司副司長的駁斥,認為研究的樣本量不足,缺乏實證,偏頗、不可信;但在言之鑿鑿的否認中,卻不得不面對污染有害健康這一尷尬的事實。再如,浙江紹興因污染被罰的三家企業,竟然以同樣的內容、樣式在同一版面道歉,隱諱而公開地表達抵觸情緒,展露的還是環保工作的尷尬。

  7月9日,河南省人大“中原環保[0.95% 資金 研報]世紀行”督察採訪團,在平頂山市督察環境違法企業整治情況,遭遇了更為尷尬的一幕。報道稱,那些未通過環保審批和驗收的違建企業,用一把把“鐵將軍”迎接督察團。在一家化工企業,督察團要求看看該廠的污水處理設備。廠主辯稱工人放假了,他也沒有鑰匙。報道寫道:“他扒開一個車間的窗戶,對環保部門執法人員說:‘開不了門,你們從窗戶縫裡看吧。’”

  一家違法、違規、違建的企業,敢於給這樣高檔次的督察團吃“閉門羹”,說其為藐視公權權威並不為過,甚至可以視為公然抗法。河南省環保廳環境監察大隊介紹說,該廠兩個項目,環保廳未予批准,屬於未批先建。可見這類企業不僅輕侮人大督察機構,也不把環保廳行政審批權放在眼裡,相關環保法規更不在話下。嚴肅認真地看,用“尷尬”一詞形容此事,未免太輕佻了。

  隨之而來的問題,或許可以成為環保工作費力不討好的參照。首先,這樣的違法違規違建企業,何以堂而皇之地開工生產了?假如其背後缺乏支持,一個企業而敢於如此與人大督察團和省環保廳對抗,凡了解國情的人,都會覺得難以想象。那麼,就有必要追問,作為其後盾的是一股什麼勢力?環保法規在他們心中究竟算什麼?其次,督察採訪團吃了“閉門羹”,分明權威被輕侮,尊嚴被踐踏,工作被阻撓,幾乎不能履行督察責任了。但據報道看,督察採訪一行居然沒有立即“震怒”,也沒有嚴令廠主撤走“鐵將軍”,真正進入現場檢查實地督查。而只是通過媒體加以曝光,由環保廳發函平頂山政府,再由平頂山環保局長信誓旦旦表決心,宣稱一定依法查處。也就是說,在看起來性質上頗為嚴重的抗法,以及嘗起來味道苦澀的“閉門羹”之後,善後措施竟然這樣輕描淡寫,“尷尬”倒是貨真價實,並且溢出環保工作之外了。此情此景,讓人不禁要猜疑,環保督察和行政管理,遭遇如此阻力和境遇,還不疾不徐按部就班地走程序,“中原環保世紀行”是不是有點形式主義,太像作秀走過場了?

  可見,環保工作,包括環保行政和執法,如何硬碰硬而結合實際見成效,在法規、權力和金錢之間何以自處,都值得關注和探究。所幸的是,全社會環境和生態保護意識的覺醒和高漲,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潮流,而且倒逼著環保工作的進步。從中還不難看到,所有急功近利而無視環保的做法,在給環保工作造成尷尬的同時,也終將讓自己難堪——幡然醒悟正當其時,無論是企業、行政部門還是全社會,都應該深信,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好環境就是這一切的先決條件,也是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時間:7月12日 來源:華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