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跪求治污”見證環境權益的卑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0 02:53:25  


  深受污染之害的湖南雙峰縣杏子鋪鎮溪口村村民,向政府主張治污本是正當的權益訴求,而這樣的訴求卻需要以下跪攔截縣委書記吳德華車子的方式來表達,自損尊嚴作為尋求權力眷顧的籌碼,更像是權益在向權力乞討。跪訪之類的由來已久,領導重視任何事情都立竿見影,似乎也成了解決問題與訴求的捷徑,其背後還是維權渠道的堵塞與或缺,用極端的方式找領導其實是一種悲哀。

  諸如個案,被指排污的企業2001年就存在,自建成以來,曾多次導致村民養的鴨子、魚類死亡,並且企業生產噪聲擾民,由此引發的權益損害不斷。今年5月6日,企業發生氯氣洩漏,致使村民300畝竹子死亡。按理說,這種洩漏屬於一次嚴重的安全生產和環境污染事故,事故發生後環保、安監等部門都應主動介入,調查處理,仔細善後。然而,相關部門不僅缺少作為,反而對於村民的多次反映,未能給予必要的重視。直至向書記跪訪後,損害賠償與停產整改才被提上日程。

  綜觀“跪求治污”的過程,看到的是權力烙印,儘管這樣的烙印滿足了權益的訴求,但終究不是制度的產物,而是權力救濟權益的結果。試想,沒有一個嚴格有效的權益保障機制與權益訴求釋放通道,單純向權力要公平,難免不會讓權益打折扣,甚至讓尊嚴“下跪”。

  污染不是好東西,誰都知道,但污染產生的“有毒GDP”讓政績飲鴆止渴,也不是什麼秘密,在一定程度上綁架了地方的行政倫理。對待環境污染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顯得曖昧,治污缺少動力,群眾不鬧、媒體不曝,便聽之任之。諸如,邵陽化工企業污水直排資江,經微博曝光5個小時就被叫停,治污的動力來源不是權益的直接訴求,而是輿論壓力。

  環境權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要麼正常的訴求會變成向權力的乞討,要麼會將矛盾釀化成衝突。比如,去年影響最大的群體事件多是環境公益事件。與此同時,政府正常合理的發展訴求,還會遭遇到信任缺失的抵觸,如PX項目從寧波到雲南,到處流浪,一路被攆。

  “跪求治污”見證環境權益的卑微。公民環境權益法律地位的缺失,無法使得公民成為環境保護利益制衡重要的第三方,游離在外的環境權益反而成為企業與政府共同瓜分的資源,導致了企業長期在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粗放徘徊,也導致了政府環境公信的日趨微弱。環境權益站不起來,政府與公民沒有贏家。強化環境權益對環保的支撐,一方面要逐步破除GDP對環保的掣肘,轉變發展模式,給環保機制重構創造條件;另一方面,要逐步開放環境公益訴訟通道,嚴格企業排放標準,健全環境損害賠償法規體系,加大環境損害的民訴賠償成本,讓企業承擔賠光家底的違規風險。(時間:9月16日 來源:西安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