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書記坐公交”要點不在於有無攝影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7 11:33:13


  先是乘公交了解民情,繼而又通過清掃大街來體驗環衛工人的工作,連續兩天,遼寧省撫順市委書記王桂芬成了網友熱議的對象。與當地媒體報道的乘客、出租車司機“偶遇”不同,有網友指出,無論從現場圖片的拍攝角度還是連拍的方式來看,都出自專業攝影人士之手。網友調侃,無處不在的攝影師這回正好又出現了。

  市委書記低調出門,坐一坐公交車,掃一掃大馬路,這樣深入基層、體察民情的做法,確實契合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宗旨,值得大大點贊。不料,原本完美的“微服私訪”,卻被網友發現若干蛛絲馬跡,原來書記身邊居然凑巧還有專業攝影人士跟隨。若果真如此,則書記的體察民情之舉是不是就打了折扣、減了成色呢?

  上述質疑自有其合理成分。網友的直言,捅破了當地媒體精心營造的“私訪”形象,公眾當然會產生一些不適感,甚至還會對書記的走訪意圖產生某種懷疑。既然是體察民情,既然已高調宣稱是“偶遇”,為什麼身邊還會出現專業的攝像人士?這些人士也是像一般民眾一樣“偶遇”書記嗎?

  不過,心平氣和一點來看,在“書記坐公交”事件中,問題的焦點似乎並不在於有無攝影師陪同這一細節,還應以一種更開放、更寬容的角度來看待這一現象。

  其一,書記下基層,意在了解當地社情民意,掌握第一手信息,並為進一步的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書記的行動只要能夠滿足這些要件,即為有效、積極的政務行為。以坐公交為例,從報道中可知,這是為了打造更為順暢便捷的出行環境,一起行動的還有主管副市長,以及10多個部門的負責人。可以說,這次不過是一次現場辦公會。

  其二,從實際情況來看,作為市委書記,其出行也並非完全能夠自行其是。為了盡量減少對地方、對基層的驚動,也為了能真正了解到實情,書記往往確實要求不打招呼、不擾民,但具體的辦事人員則很難真正做到“不打招呼”。所不同者,只是盡可能縮小“打招呼”的範圍而已。對此,不必太求全責備。

  轉變作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以前官員出行時的前呼後擁,到現在越來越多“私訪”;從以前民眾只能遠遠遙望,或幹脆被交通管制,到現在每每能在街頭巷尾“偶遇”官員,這中間的變化還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這至少表明,作風、政風的變化是可以期待的。而惟有官意與民意的交集之處多起來,良性互動、互通、互聯才有可能實現。

  至於攝影師的突入現場,完全可以理解為轉變作風過程中的一個小波折、小不適。畢竟,這樣的轉變牽涉甚廣,方方面面都需要一個適應、跟上的過程。以前,只要身影能跟上領導就可以了,現在僅有亦步亦趨則遠遠不夠,大家都應該來一個觀念、意識的突變。

  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媒體報道方式的變化。是呀,領導下一次基層,了解一點情況,這本來就是分內之事、當理之政,正常報道即可,實在犯不著搞出一些神神秘秘的“偶遇”。(時間:3月26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