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餐飲業的“高稅負”就是全部真相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7 12:08:55


  賣一只白切雞,一條腿都被稅費“吃”了。廣州飲食商會通過媒體放風,痛斥當地“稅重費多”。該消息一出,便引發了廣泛共鳴。所謂稅負之重,一時間再次成為熱詞。

  然而,事實的全部,或許還不同於人們的想象。就紙面清單來看,加諸於餐飲業的稅費,的確多如牛毛。但在現實中,實際的稅費徵收,顯然是另一番情況。典型的例子在於,不少餐館(尤其是中小餐館),在日常營業過程中,往往漏開發票,由此大面積、長時間逃稅。有鑒於此,餐飲業真實繳納的稅費,必然要少於書面規則的“規定額”。對此,廣州餐飲商會全然不談,顯然有失公允。

  客觀來說,稅務部門對於廣大中小餐館的漏稅行為,保持了極大的寬容和克制。稅收執法環節的相對寬鬆,事實上構成了對過高“紙面稅負”的某種對衝。只不過,因為這種“修正動作”,往往不言明、不確定,故而不易為人所察覺。此外,餐飲業從業者對此也並不領情。

  一直以來,我們的徵稅系統都由兩部分構成,也即極高的法定稅率,以及充滿彈性的稅收執法。在財政收入壓力較小的年份,徵稅部門的尺度相對較鬆;而在財政增收趨緊的年份,稅收機關則會竭力刮掠甚至不惜“預徵稅”……在後一種語境下,餐飲業者的漏稅行為,也可能成為被嚴查重罰的對象。所謂紙面稅負,雖然不總會兌現成真,但總是懸在飲食商家頭頂的利刃,不知哪天便會落下。

  稅收征管的彈性空間,既可以讓餐飲從業者活得很滋潤,也可以讓其活得苦不堪言。當徵稅沒有一個恒定的標準,而總是依照財政創收需要順勢而變,也就難怪納稅人惴惴難安了。如今,面對廣州飲食商會的吐槽,各方都在呼籲減稅降費。但與之相較,更為重要的也許是,將執法層面的寬容轉化成立法層面的修訂,以稅率的降低取代對漏稅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標準穩定、立場獨立的稅收征管體系,才能給民眾以起碼的安全感和可預見性。(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蔣璟璟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