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考“全國一張卷”載不動的憂傷和希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2 06:53:55


  論及高考變革,“全國一張卷”的提法,了無新意卻極具民意基礎。曾經被改革的考試方案,如今竟被視作新一輪改革的藥方——這樣的詭異循環,當真有道理可講?

  針對統一命題,相較於民間一邊倒的立場,官方措辭顯然留有餘地得多。“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此一表述溫和而節制,回旋空間甚大。所以如此,固然是因為命題權的調整尤需時日,更是由於“全國一卷”模式本身就意義寥寥……在招考大框架不變的語境內,由誰出題、考哪張卷子,其實並不重要。從本質上說,“高考”從來都是,在特定考區內,考生爭奪既定錄取名額的比拼。

  在很多人看來,“全國一張卷”能推動高考公平。此一判斷或許有理,但必須要建立在兩個前提之上。其一,全國統一劃線、統一錄取;其二,全國範圍裡,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教育水平大體相當。可以想見的是,如果不改變分省錄取的現實,那麼統一命題與自行命題,效果並無不同。而如果各地教育發展繼續失衡,縱使統考統錄,也難免又製造出“新的不公”。由此觀之,實現高考公平,實在是個太過模糊的複雜議題。

  高考招錄,是否合乎公平、合乎效率,終要取決於那些更上層的規則設計。就高考命題方式的爭論,也許無法解開宏大的公平之困,卻也並非沒有價值。它的意義在於,提示整個社會去不斷尋找,最適合此間的知識鑒定方法,以及“學生—高校”間的比配模式。就此而言,“全國一張卷”所指向的,乃是打破知識認定的地域區隔,倡導開放、普適、通用的考試體系。

  事實上,民眾對“全國一張卷”的執念,背後所傳遞的無非是,對統考統錄式的完美公平的某種想象。凡此種種,雖然無法即刻兌現,卻合乎我們遠期的努力方向。也即,在促成全國教育均衡化之後,推動高招考試删繁就簡,以及自由開放化的進程。(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蔣璟璟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