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晉寧暴力衝突要立案更要問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8 08:25:43


  14日發生在昆明晉寧的暴力衝突事件,以令人震驚的方式和8死18傷的結果,引起社會的持續關注。昆明昨天公布了初步調查結果,對於涉嫌的暴力犯罪,公安機關正在全面偵查。

  這是一場醞釀已久、有組織的暴力衝突。雖然目前當地公布的信息依然有限,但從記者的調查中,我們不難釐清一些基本事實。其一,衝突的直接導火索就是施工方進場恢復施工。其二,從施工方近千人進場和著制服來看,他們對此次衝突有一定的預判。其三,雖然有村民稱打市長熱線和110,但衝突發生時未見政府部門的干預。

  首先帶來的疑問是,當地政府對這樣一個很易點燃的矛盾火藥桶,當真事先一點信息都不知曉?衝突持續過程中,政府的應急機制為何失靈?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出現如此大規模暴力衝突,很難說公共治理機關沒有責任。對暴力犯罪者的查處只是處理問題的表象,關鍵在於矯正偏離的治理責任。

  沿著這個思路,不難發現更大的責任還藏在矛盾升級的過程中。從現有的信息來分析,衝突背後乃是完全被撕裂的利益雙方。村民認為項目從徵地到建設從沒有正式簽過補償協議,施工就是強占土地,所以這是在捍衛自己的土地。但晉寧一位幹部介紹,14日已經具備復工條件。那麼這個條件究竟是什麼?整個徵地是否遵循了法定的程序?在村民反映情況後,政府部門有沒有從法律的角度進行過認真的審查?

  事發的項目是商業性質的徵地,並不帶有公共利益的目的,因而開發商須與村民就徵地補償協商一致,政府則應退居中立位置,專心供應制度公平。但在現實中,政府牽頭搞開發,商業行為也被烙印上行政化色彩,尤其對於這種“市重點規劃”的項目,政府有沒有違規操作的地方?其究竟站在利益衝突的哪一方立場?倘若喪失中立的立場,迷失供給公平的職責,進入治理軌道中的利益矛盾,便很難尋求到法治內的溝通、協商渠道。一旦法治機制被棄用,結果就是讓利益雙方不斷撕裂衝突的口子,最終演化為不可控的大規模衝突。

  目前,衝突的事實還需要還原,不管是官方通報的施工方人員被村民非法捆綁毆打燒傷,還是村民描述的施工方組織“打手”進村“見人就打”,有待全面客觀細致的信息開放。不過,真正遺憾的是,當地從2010年徵地以來的矛盾不斷升級中,我們沒有看到利益糾紛進入法治軌道,甚至連這樣的努力都未見到。工程停滯也沒有為矛盾衝突提供緩衝,而只是將矛盾簡單擱置起來,如同戰鬥中的短期休戰,新一輪的衝突更加激烈。它提供給現代治理的警示是:缺乏法治的思維和方式,利益衝突便很可能溢出來,社會矛盾極易被徹底撕裂。(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傅達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