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汲取上海踩踏事件的沉痛教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4 14:17:53


  在新年鐘聲即將敲響的2014年12月31日23時35分,上海市黃埔區外灘在群眾自發進行的迎新年活動中發生擁擠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7人受傷。

  事已至此,無論如何都難挽回那30多條年輕的生命。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撒“美元”代金券的酒吧老板?安全預防措施不周密?還是有其他人為因素?目前這些都是猜測,相信隨著調查的深入,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終會大白天下。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特別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春節和元宵即將來臨,一些地方有扎堆趕廟會的習俗,一些地方組織了大型群眾性迎春活動,人流密集,稍有不慎,極易發生群體性安全事件。深刻分析上海踩踏事件發生的原因,銘記事件的沉痛教訓,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正是各級黨委政府的應盡之責。

  發生在公共場所的踩踏事件,上海不是首例。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過數起或大或小的踩踏事件。當然,它也不僅僅發生在中國,而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公共安全難題。雖然是難題,但只要我們多一點細心,多一些風險評估,多一些防控預案,還是可以找到破解方法的。從已披露的信息看,上海踩踏事件至少有三方面的教訓值得汲取和銘記。

  一是加強公共場所安全管理。對上海外灘這樣的開放性空間,必須出台強制性管理措施,在重大節假日要對一些區域進行物理隔離,一些路段只能單向通行(比如平台階梯);禁止商家在公共場所搞促銷活動。

  二是制定公共場所安全預案。在公共場所安裝監測設備,加強人流監測和公共場所值班,一旦人流趨於飽和,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比如,帶擴音設備的警車必須立即到位,通過廣播疏散人群。

  三是加強青年公民的安全教育。據媒體報道,這次上海踩踏事件死亡和受傷的大多數是青年人。青年人喜歡熱鬧沒有錯,但必須要時時處處樹立安全意識。學校和一些社會機構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青年的安全教育,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化悲痛為力量,把懷念變成做細工作、做實工作的動力,為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幸福安康生活,還期待各級幹部繼續“蠻拼”!(來源:南國早報 作者:楊維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