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踩踏事故 城市管理部門須自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4 10:49:27


市民自發來到外灘獻花,祭奠踩踏事故中的遇難者。
12•31上海外灘陳毅廣場擁擠踩踏事件已致36人死亡、47人受傷。2日上午,經初步核實,首批32位遇難者名單公布,其餘人員身份仍在進一步核查中。本該充滿著節日喜慶氣氛的新年元旦,因為“上海外灘踩踏事件”令人痛心和驚訝。

  因為一場踩踏事故,讓許多年輕的生命在2015年到來之前戛然而止,也讓這個新年染上了濃重的悲傷色彩。

  很顯然,錯誤並不是因為活動本身,根源仍然在於疏於防範。大型的公衆活動,最為重要的就是人群的疏導和分流,在這一點上,相關部門顯然沒有做好。

  根據新華社報道,世界上其他一些城市針對大型的跨年狂歡,都有著細致的安排。倫敦的新年焰火表演,有專人統計到場人數,一旦到達上限,就停止放行;紐約時報廣場的迎新活動,將人群聚集區分成若幹小區域,用障礙物隔離,區域之間的人群不能流動;悉尼則提前兩周通過媒體普及安全知識和警方即將採取的措施,讓人們提前心中有數……

  這些城市的種種做法,並非是今年才開始施行的。可以說,對於我們而言,有著非常多現成的經驗,可以隨時拿來參考應用。如果事先安排周密,悲劇就有可能避免,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城市社會應急管理在全國是比較先進的,而且還經歷過世博會安保長達7個月的常態化歷練,想不到卻發生了如此嚴重慘痛的事件。

  如果以一國之力或一個地區之力來舉辦一個特大型的活動,出事的可能性反而小。政府作為主辦方會高度重視,長時間准備。從近些年發生的類似事故看,往往是非政府主辦的、民間性的活動,如燈會、展覽會和一些體育賽事,容易發生這樣的事故。

  這次事故,正如新華社報道的那樣,不是城市能力問題,根本原因是政府麻痹大意,“心防”懈怠了。

  從現有的資訊來看,主辦方臨時更改燈光秀場地卻未能將信息有效傳播,導致陳毅廣場聚集大量觀衆形成對衝,管理者卻提前鬆弦。央視今日也對此提出了疑問,為何取消了卻沒有通知到位?為何有關部門沒有多派人去現場疏導?

  警力安排不足,交通管制也未到位,都為悲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其實,這方面早有慘痛的教訓。十餘年前,北京密雲迎春燈會彩虹橋事故,過程與後果幾乎與這次上海的事故完全相同。當年血的教訓,本應該成為各地舉辦大型活動的前車之鑒,遺憾的是,類似的錯誤還是重複發生了。重複用生命作為代價的悲劇,說明了管理者和組織者的麻痹大意,也說明許多人忘卻了不該忘卻的事情。

  在元旦之際舉辦跨年迎新活動,不僅能給城市和旅遊者增添歡樂,也能展示形象,甚至成為城市標志性的、富有文化傳統的活動。正因為有種種好處,世界上很多大城市才會樂此不疲,規模也越辦越大。可這樣的活動,畢竟參與人數衆多,牽扯面很廣,對城市管理水準的軟件要求很高。軟件達不到標准,城市形象的提升就會受阻,甚至會適得其反。

  發生踩踏事故,所有管理者,當然也包括其他城市的管理者,都該深刻自省:怎樣提高管理水平以適應現代化城市的發展,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不僅是為公衆提供安全與服務必須要上的台階,也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來源:法制晚報 作者:程赤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