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市委書記8年沒房本說明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24 08:51:55


呼和浩特市委書記那順孟和
  據媒體報道,在近日舉行的一次主題活動動員大會上,討論到房地產市場遺留問題上,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那順孟和曝光自己居住了近8年的房子還沒有辦下來房產證。一時間,輿論嘩然,人們不敢相信,作為自治區首府的市委書記,竟然也和普通老百姓一樣,住了8年的房子卻拿不到房產證,大多數人可能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市委書記住的房子怎麼可能8年辦不下來房產證呢? 

  其實人們的這種對於權力的慣性思維,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原因是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分給市委書記的房子沒有房產證的情況幾乎是不存在的,即使暫時因為各種手續問題不能辦理,但是拖了8年沒有讓市委書記的房子有一個合法的身份,這是不可想象的。而事實上,據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蘇銳透露,呼市房地產市場歷史遺留問題達174個,問題涉及13萬戶,涉及居民50萬人,約占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的1/6。 

  實際上,像呼和浩特這樣在房地產市場領域留存大量歷史遺留問題的還有很多,產權證“難產”已經見怪不怪,之前就有河北省石家莊市房地產違法項目比例高達93.8%的新聞,足以證明這種亂象不僅僅是呼市一地獨有。產權證為何“難產”,為什麼市委書記提到這個問題也只能自嘲,破解房產證難產的鑰匙在哪里,一系列問題亟待釐清並解決。 

  事實上,房產證難產的原因,說不複雜也一點都不複雜,難產的核心原因是房地產開發房地產審批流程過多,一個房地產項目從立項審批到銷售許可,其間涉及到的行政審批部門就有20多個,需要加蓋公章近百個,所以一個項目從開始跑第一個公章到蓋完最後一個公章,房地產商可能要付出巨大的時間代價。我們都知道,房地產投資是巨量資金投入,對於房地產開發商來說,時間就是實實在在的金錢,所以為了能夠減少貸款資金的占用,生米先做成熟飯,先開建再跑審批就成為房地產開發的常態,再加上住建部門對於房地產開發商違規行為的督查不嚴,也致使一些開發商產生了“法不責衆”的心理,認為只要房子蓋起來預售給房主了,有關部門就不能再進行重罰,長期以往,先建後跑審批反倒成了常態。 

  行政審批流程複雜,審批時間長,開發商因為要規避審批時間過長所要付出的“額外”代價而不惜先建後批,結果就造成了很多在建項目在某個審批環節“腸梗阻”——手續辦不下來,住戶們的房產證也就拿不到。而房產證作為居民的大宗購物的商品,是一兩代人最重要的財產,沒有房產證將極大影響他們在房屋買賣和繼承中法律關系確認,如果這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公民在房屋確權以及買賣中的交易成本,並產生不確定的社會管理成本。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簡政放權,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項目,房地產作為當前行政審批改革的重點領域,是今後政府部門簡化審批手續的首批“試驗場”。 

  呼市市委書記的“房產證自嘲”其實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當前房地產審批手續改革的緊迫,希望相關部門尤其是住建部門能從那順孟和的自嘲中感受到審批制度改革的急迫,這或許是市委書記自嘲的最佳注腳。(來源:王儀之 作者:國際在綫)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