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缺少廉價救命藥比缺醫更令人揪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7 14:49:39


  近來,一種叫做“放綫菌素D”的化療藥物成為熱門話題。由於缺貨急用,全國多個城市的患者、醫生在微博微信上為此發布緊急尋藥信息。

  放綫菌素D主要用於治療兒童常見的惡性實體瘤,如腎母細胞瘤等,療效比較確切。正因為用量少,導致藥企生產的積極性不高,類似情形的低價藥如博來黴素、氯胺酮、普羅帕酮(心律平)也已斷貨。

  便宜卻好用的救命藥短缺,其實是一個老問題,筆者十幾年前做記者時,就曾寫過這方面的報道。十幾年後,也親歷過一藥難求的憂心。我的孩子一次被同學用生銹的文具刀弄傷,要尋一支免疫破傷風針,當時跑遍武漢的各大醫院,都沒有,急得不行。後來,孩子同學的家長想起青山區的一家企業醫院可能有,我們才在幸運中解決了這個難題。每年夏季,尋找抗蛇毒的血清也經常成為媒體追蹤的新聞。

  某種病明明有藥可醫,因用量小、利潤少,藥企不願生產,醫院不願儲備,怕蒙受損失,最後是病人求藥無門,這實在很殘忍。就在不久前,《中國青年報》還專門報道過罕見病群體面臨的用藥短缺問題,因為所患疾病罕見,用藥更是小衆、無利可圖,如2014年年初,治療罕見病卡爾曼氏綜合征的低價特效藥HCG停產,在求助的第60封信石沉大海後,該病症患者潘龍飛決定用徒步中國的方式為自己維權。2015年8月8日~10日在濟南舉行的第四屆瓷娃娃全國病友大會現場,潘龍飛的事例作為罕見病群體面臨的典型醫療困境再次被提起,以尋求破解之道。

  可以說,少藥比缺醫更可怕更令人痛心。人類與生俱來就會不停地與各種疾病作鬥爭,很多病都曾是不治之症而導致病魔肆虐,造成不少人間悲劇。在抗生素出現前,人類對細菌致病是那麼無力,一個傷口感染都是那麼可怕。肺結核也曾是不治之症。人類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戰勝了很多病魔,比如天花。當然,也面臨著新的病魔威脅,比如埃博拉、超級細菌。找不到對付疾病的辦法,那是令人無奈的客觀現實,有待不懈努力。而一些疾病跟解謎一樣,一旦揭開謎團,便豁然開朗、不值一談,然而有藥之後卻因利潤少而少人甚至無人生產,成了救人難題,這怎不令人扼腕?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企業家協會會長於明德曾公開表示,廉價藥品正以每年幾十種的速度消失。不能不說,廉價藥缺貨本身已成為一種常見病與頑疾,是橫亘在病人面前的心頭大患。缺醫若是天災,少藥則是人禍。醫院與醫藥企業的天職都應該是救死扶傷,理應有好的制度設計來促使醫藥雙方無縫對接,將人類目前已經有能力制服的疾病祛除淨盡。

  讓救命藥不再缺貨,僅靠醫藥雙方的良心、道德維系還遠遠不够,有業內人士建議,針對臨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確定、企業不常生產的搶救用藥及罕見病用藥,以省或地區為單位建立此類藥品的儲備制度。這個呼聲由來已久,面對一再發生缺藥的傷痛,有關方面應該像糧食收儲一樣,建立某些特定藥品的收儲制度;也應該允許一定程度的浪費損耗,畢竟這類藥并不貴,畢竟生命無價,存藥千日,用於一時,值!(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餘人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