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如何讓“問題疫苗”不再成為“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4 23:50:14


  山東警方破獲案值5.7億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經嚴格冷鏈存儲運輸銷往多個省市,各地查處行動仍在繼續。

  近日,“山東疫苗案”一出,立刻引起了百姓、演藝明星、政府機構、媒體等社會各階層的關注,甚至引起了社會的恐慌:有的父母對正要打疫苗的孩子處在猶豫中,“打”還是“不打”;還有的家長質疑近五年的疫苗是不是也都有問題,這些藥對於已經打過疫苗的孩子有沒有副作用,對孩子的身體有沒有傷害;更有的家長坦言“拒絕接種疫苗”。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沒有什麼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孩子平時有個感冒發燒,做家長的都會如坐針氈,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更不用說“問題疫苗”這麼大的事情了。往好處想:打了疫苗只是不管用,而不會引起什麼壞的效果;往壞處想:“問題疫苗”可能威脅到孩子的生命。所以,“山東疫苗案”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尤其是為人父母的“驚惶不安”也是正常、理所當然的。

  當然,在我們痛心疾首的時候,政府等相關機構更應該想想如何能快速的采取彌補措施,迅速的查明“問題疫苗”的去向,給大衆一個滿意的交待,同時,封存剩餘產品,把其對社會的損失降到最低。不管是2016年3月的“山東疫苗案”,還是2013年3月的山西“疫苗門”事件,都給企業及政府等相關機構嚴重的“警醒”,如何讓這種悲劇不再重演?

  筆者認為,要想讓“問題疫苗”不再成為“問題”,社會各界、媒體、政府監管部門需共同出力,齊抓共管。首先,應該將問題從源頭消滅,加大生產銷售“問題疫苗”的處罰力度,讓其“不敢”出問題;其次,有效控制疫苗流通的中間環節,加強對中間環節的監管,限制對個人批發銷售,加強物流監管和銷售點位的抽樣檢查,讓其“不能”出問題;再次,加大科技投入,引入疫苗流通領域的跟蹤機制,對每一批疫苗都進行動態跟蹤,即使出現問題也能快速的查找、控制,扼殺在萌芽狀態,讓其“不會”出問題;此外,引入媒體力量、構建企業誠信體系也可以有效監督企業的經營,讓其“不想”出問題。

  這樣,才能讓各種駭人聽聞的“疫苗問題”悲劇不再重演,才能重拾起民衆對“打疫苗”的信心,還孩子們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祖國的未來才能更加茁壯成長。(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墨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