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不能讓專車“帶毒上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1 16:35:41


  互聯網專車的便捷、實惠,讓越來越多的人嘗到了甜頭;尊重市場規律的出行選擇,已被實踐充分證明。然而,凡事都有另一面,對市場化的“放手”必然要求監管者更加准確作為。日前,深圳通報了“專車平台”管理的五大問題,并將清理不合格司機和車輛,對發揮政府作用提供了借鑒。

  在深圳這次通報中,駕駛員招錄把關不嚴、違法和事故多、異地牌車數量多、乘客投訴得不到及時有效處理、妨礙公平競爭等問題被提及。更有甚者,連“毒駕”、精神病患、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員都出現在查處名單中。開車的人出了問題,車輛行駛的狀況不難想見,涉嫌酒駕、撞人逃逸、疲勞駕駛,都令人震驚不已。

  一方面,作為新興出行方式的網約車,短短一兩年發展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先天不足,需要耐心面對;另一方面,這次問題的集中盤點與整治,也給治理者和廣大乘客提了個醒。一味贊美專車帶來的自由與效率,顯然有失片面。利潤的瘋狂驅動,一旦掙開了法規的束縛,必然帶來風險。

  一個最明顯、也最可怖的風險點,便是對專車司機資質的檢驗。以往的公司制當然有這樣那樣的弊端,但對司機的管理還是較為嚴格的,比如身體狀況、資歷履歷等,也會對違法違規不良記錄嚴格關注和管控。在我們揚棄一個舊事物時候,不能將“嬰兒與洗腳水”一起倒掉,其中蘊藏的積極因素要合理地保留下來,在與專車的磨合中不斷改進。

  市場經濟說到底還是個法治經濟,無論是對市場主體的嚴格監管,還是對運營行為的時刻關注,以及對可能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事故處置,都要突出法治精神、符合法治規律。這次深圳對乘客投訴受理難、超低價補貼等的嚴肅處理,就彰顯了法治化的路徑,下一步各地的推開跟進、對專車運營的全面規範,仍須遵從法治的框架來清障、除礙。

  愛之深,才有責之切。對專車等“互聯網+”新興市場主體的呵護,必要的嚴格管理須臾不可或缺,這也是對治理者監管能力與素質的新挑戰。如何厘清平台與專車各自的責任,如何平衡乘客與司機各自的權益,如何既讓無形之手合規施展、又讓有形之手守住底綫,這一道道考題我們繞不開也躲不過。不讓專車“帶毒上路”,需要社會各界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理性認識、客觀判斷,需要拋棄“市場自動校正”的幻想,切實把好資質關、投訴關、抽查關、責罰關,讓文明出行真正駛入健康的快車道。(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井橋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