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韓春雨事件不應成為一樁懸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4 11:48:33


資料圖片:韓春雨
  越來越多的質疑聲,將逐漸淡出公衆視綫的韓春雨,再次拉回至輿論風暴中。

  韓春雨,今年5月因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了一篇NgAgo基因編輯技術論文——被譽為“諾獎級”學術成果而一夜爆紅。

  眼下風向急轉。包括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文勝在內共計13位中國生物學家決定實名發聲,對NgAgo這個基因編輯工具提出質疑。這13位生物學家分別來自不同的研究細分領域,但都在NgAgo誕生伊始跟進重複和驗證,大多耗時兩個月,數次重複和驗證無一例外地全軍覆沒。

  但令人遺憾的,對於質疑,韓春雨的回複顯得有些消極。雖然韓春雨表示目前NgAgo這個工具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但他并沒有指出實驗成敗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拒絕透露已成功驗證此實驗的科學家姓名。“實驗已經有人重複出來,連《自然》的記者David都調查過了。”

  作為一個公衆事件,也許當事人可以坐視不理,但有關部門絕不能袖手旁觀,尤其是科技界。

  因為這個“無名校身份”、“無名氣”、“無職位”的科研晚輩的爆紅已在國內輿論界掀起了太多的風浪,比如針對科研經費主要向一流大學傾斜以及高校職稱和晉升制度合理性的探討等,如果這些討論還有些邊緣的話,那麼眼下有些輿論卻亟待蓋棺定論。

  韓春雨事件正走向陰謀論的漩渦,一方認為,韓春雨的科研成果有“造假”之嫌;一方則表示,質疑韓春雨的聲音中存在打壓同行的嫌疑。如果任由事件發展而無定論,那麼最終這將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任何一方在公衆心目的信譽度都是打折扣的,這大概是任何一方都不願看到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