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江西電廠坍塌:高安全標准為何難阻悲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9 13:03:40


事故現場照片
  24日7時許,近年來死亡人數少見的一場特大事故,在江西宜春驟然而至:豐城電廠三期在建冷卻塔施工平台倒塌,截至24日22時,確認事故現場74人死亡,2人受傷。歲暮天寒,這場災難又讓不少人內心更添了幾分寒意。

  “74死”,這不是個抽象數字,而是個體不幸的印記。在為那些死者哀悼、為傷者祈福之餘,對災難的注視與追問,顯然應成為我們從悲慟裡轉過身後下一步的動作。

  “悲劇是悲痛的索引,災難也該成為消弭災難的動員令。”

  在這場造成傷亡堪稱慘重的災難裡,有些疑竇也需要以被立此存照的方式,去倒逼包含事故發生邏輯與演變過程在內的真相的公開,去為一場災難“樹碑”。就眼下而言,有幾問或許是總結與叙述這場事故時無法回避的:

  一,死傷人數為什麼會這麼多?

  當年的“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影響巨大,造成“40死”,可這次電廠坍塌造成的死亡人數如今定格在了“74人”上。

  為什麼這次死亡人數會這麼多?對很多不了解冷卻塔結構的人來說,這是個亟待解惑的疑問。

  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顧煜炯24日晚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火電廠冷卻塔是利用從下往上流動的空氣,去冷卻從上往下流動的水,這樣可以形成循環。倒塌的設施跟冷卻塔本身沒什麼關系,它是用於施工的一個平台。

  對冷卻塔是土建的施工,因為很高,所以需要搭一個平台一層一層地上去。這個平台上面要施工,所以要站人,底下有些通道,上面的平台塌了之後,等於直接把通道壓塌了,通道下面有作業人員。這或許也能建構起很多人對冷卻塔與事故發生間關聯的認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