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聶樹斌案改判,“遲”勝於“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06 11:24:58


聶樹斌爸爸和姐姐在得知聶樹斌改判無罪後失聲痛哭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與之前的呼格案類似,聶樹斌案的改判,社會關注度極高,改判撫慰了兩個一直在承受痛苦的家庭,遲勝於無。

  正如人民網文章所說的,聶樹斌案改判過程中旨在保障程序正義的各項制度探索,為公正司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公平正義自不必說,此案反映出來的程序正義也非常值得關注。最高人民法院直接提審是使案件邁向公平正義的重大程序推動,還積極推動了異地複查,複查、再審環節充分保障當事人參與權、閱卷權和公衆知情權,召開聽證會等有益形式,這些都是非常利於案件審理的。同時,技術發展、審判改革探索等發揮了很大作用。

  聶樹斌案歷經22年,對我國來說,這同時也是刑偵技術不斷進步的幾十年。河北省公安廳刑偵局一位官員認為,過去刑偵比較重口供,輕物證,當時如果有精液鑒定事情就簡單了,只要認真地研究取樣與鑒定的合法性就可以了。當然,重口供,輕物證,顯然也并非刻意而為,也與以前各種技術支持不足相關,口供成了更重要的依據。輕物證同時還表現在了物證的管理方面,根據公開的報道,在聶案裡物證也存在一些謎團。在不久前破獲的另一起轟動全國的白銀案裡,最終抓獲潛逃多年的凶手靠的也是DNA技術。盡管有不少論點指出,聶樹斌案的改判由許多因素促成,但是仍然無可否認的是技術的進步與應用。并且,這在以後的破案過程中仍然是不二的依靠。可以預見,此次重審與改判也將促使以往重口供輕物證模式的改變。

  重審中第二巡回法庭改革的探索也值得關注與肯定,審判最終需要依靠尊重證據、科學與專業的司法審判,是合議庭最終組織進行了一個系統的統籌調查,在法定審限內依法作出公正判決。

  重新審理的過程,也是不斷發現原有辦案程序種種不完善的過程,這也為以後完善辦案程序打下基礎。以聶樹斌案的平反為契機,可以推進完善刑事案件糾錯機制,完善審判監督程序和證明標准體系。中央政法委2013年7月就出台了《關於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2014年10月中央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範、及時糾正機制”,要求完善再審制度,解決再審啓動難、改判難問題。可以說,此案是我國全面依法治國過程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走向文明的代表性案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