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叫停“短命政策”,不應成為事件的終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6 16:00:11


 
  短短5天時間,“河南環攻堅辦”經歷了正式成立、出台禁令、升級禁令、收回禁令等一系列轉折,看似反應迅速,辦事效率一流,實則暴露了很多問題。一些網民不滿朝令夕改,質疑政府執政能力。

  雖然,在“河南環攻堅辦”叫停升級版的“禁放令”後,一些網民表示肯定,認為官方較快地回應了輿論訴求,避免了相關政策進一步發生偏差,但更多的網民則對這種“朝令夕改”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認為這是政府濫用權力。網友“石扉客2014”說,“河南官方今日宣布收回全省範圍內禁放令,知錯能改很好,但請務必深刻反思下,何以政令猶如兒戲,兒戲般的政令又是如何出台的?”網友“MTForsaker”反諷當地政府領導“機智”,表示其在試探輿論反應,“沒反應就加碼,看情況不對就退一步,摸著石頭過河不就是這麼玩的嗎?”

  反對“禁放令”的網民普遍認為燃放煙花爆竹并非霧霾的主要成因。一位網友表示,“鞭炮放了幾百年,也沒見以前有霾,如今啥都怪百姓頭上?”還有網友擔心傳統文化會消逝,稱“過年不讓放煙花,還有年味嗎?”

  諸多觀點認為,朝令夕改這一行為本身,就是政府執政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現,認為有關決策既不科學、合理,也難以靠現有執法、監督力量貫徹落實。

  此外,相當一部分網民對燃放煙花爆竹與霧霾的相關性展開辯論。支持“禁放令”一方認為燃放煙花爆竹加重空氣污染,治理霧霾人人有責,政府應采取一定的措施遏制此類現象。也有一些網友為河南相關環保部門獻計獻策,認為其“改革的步子不應邁得太大”,應該提前做好宣傳,給民衆一些緩衝的時間。

  好的初衷,未必就有好的結果。河南相關環保部門出台“禁放令”,本是為了防治大氣污染,避免春節期間霧霾爆表,卻給自己釀了一場輿論危機。究其原因,還是未能將公衆的認同擺在工作的第一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