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部分業主大產權房突然變成“小產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0 14:24:34


 
先建設後改用途是開發商慣用做法

  之前買到的70年產權,現在變成了40年、50年產權,甚至原有的房本變成一張廢紙。一位在燕郊天洋城置業的陳姓業主向記者反映,當時售樓處的銷售顧問跟他介紹說,天洋城這塊用地主要是用於商業和住宅項目,在北京副中心建好之後,起到承接休閑、娛樂購物和住宅的作用。但現在他得知的消息是:天洋城是示範區,包含了航天國際交流中心、航天科技會展中心、航天員療養中心等。

  “現在這裡除了一個航天博物館別的啥都沒有,之前說會有地鐵直接從北京通到這裡,現在看來也不會有了。”陳姓業主無比沮喪地告訴記者,“我們為了離北京近一點,方便帶孫子才買的房,花了一輩子的積蓄,現在說土地不合規,啥都沒有了。這麼大一塊地,建設的時候怎麼沒人說不合規呢?”

  一位不願具名的二綫城市房地產開發商告訴記者,因為近幾年房價上漲過快,很多開發商想多開發住宅。由於招拍掛的土地價格較高,所以能拿到地的都是資金較為雄厚的開發商。“一些資金不那麼充裕的,自然要想辦法。拿了地先搞建設,再改用途是一般的慣用做法,到時候再想辦法改。”

  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則表示,由於現在在建項目較多,監察力量薄弱。一些開發商為了掩人耳目,往往會采用多占土地,建成房屋形成既成事實。賣出房屋之後,就轉移了業主和自己的矛盾。除了改變產業用地和占用公用事業用地之外,還有一些開發商通過購買學校用地等方法,通過先上車後改規劃的方式,最終拿到土地的使用權。“以這種方式取得的土地相比通過招拍掛拿到的土地,還是劃算得多。”

  2月7日下午,記者致電三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說,這個事情領導已經獲知,已經成立了專門調查組,正在積極調查處理中。目前暫時沒進展,仍然以不動產登記中心發布的公告為准。除此之外,記者聯系的其他當地相關部門都沒有給出明確的回應和答複。(來源:工人日報 本報記者:趙劍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