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滲坑治理將加速推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4 13:47:18


 
聯合調查組取樣監測了14處水坑,發現其中12個存在問題

  那麼,這些區域的污染程度如何,是否對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

  閆景軍告訴記者,這些水坑在高鐵附近的荒地上,距離居民區較遠,而且附近沒有以地下水為飲用水的居民。

  聯合調查組在大城縣分割的14處水坑裡取樣監測,發現其中12個明顯存在問題,其餘兩個基本正常,水鳥的活動也證實了這一點。由於地下水監測比較複雜,聯合調查組要求在距離污染區域600米、800米的水井取樣,目前得到的檢測數據顯示正常。

  根據當地的調查判斷,污染來自廢酸和電鍍廢液,這些廢物又來自哪裡?閆景軍說,前些年,河北大城附近有不少小電鍍企業,水體裡的電鍍廢液來自這些企業的非法傾倒。天津、河北霸州等地還聚集著不少鋼廠加工企業,在廢舊鋼廠加工過程中,酸洗是不可或缺的工序。廢酸被偷排至此,黃褐色水體大多是三氧化二鐵和四氧化三鐵的顔色,而含鐵離子更高的水體則呈現黑色。

  “從報道的情況看,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問題應比較突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複研究中心主任陳同斌這樣說。中國環境修複產業聯盟秘書長高勝達認為,用滲坑排污不僅會造成大量土壤地下水污染,而且對地下水的污染尤其難以發現、難以治理。

  “滲坑排污是一種危害極大的違法行為,新環保法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污,同時,還對這些行為的責任追究做出了明確規定。”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認為,必須查清污染從何而來,厘清責任嚴懲不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