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莫搞“假把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7 16:13:45


  為了應付脫貧攻堅檢查,個別幹部如此“撲下身子當兒子”,真是用盡了“洪荒之力”,讓人大跌眼鏡。從中暴露出諸多作風頑疾:在全面脫貧的硬任務下,一些幫扶幹部不動真情、不出實力、不下深水,整天站在“岸上”指手畫腳、自吹自擂,而一旦到了檢查的時候,就“裝兒子”“扮孫子,企圖掩蓋其作風不實的真相。

  “裝兒子”鬧劇看似個案,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於一些幹部而言可能已經是家常便飯。一些幹部經常搞欺騙組織、欺騙群衆的伎倆,以此曲解、破壞國家有關政策的落實,使得原來的一本“好經”被“歪嘴和尚”給念歪了。這怎能不讓百姓厭惡,不讓幹群關系脫節?一些地區雖然沒有發生“裝兒子”鬧劇,但也有應付檢查考核的種種把戲。這說明脫貧攻堅確實是一場複雜的戰鬥,各地必須通過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及進村入戶摸底排查,剝去偽裝、剔除水分、及時問責、撤換濫竽充數的“農民兒子”,保證脫貧成效。

  雖然此次“裝兒子”未能得逞,但有沒有類似的行為和把戲正在上演或者已經成功過關,恐怕不好說。檢查考核機制也存在需要健全的短板,今後應在“常”“長”上下功夫,絕不能身未動,“聲”已遠,而要將檢查變成一次又一次“說走就走”的督導,讓每一個地區、每一個部門、每一個貧困戶隨時都有可能被抽查、被督導。唯有這樣的檢查,才能有效遏制投機取巧的頑疾,取得相關工作的真功效。(來源:雲南日報 作者:夏季偉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