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通知書夾寄銀行卡”太OUT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2 14:24:56


  在錄取通知書裡夾帶銀行卡、電話卡是老橋段了。早在2011年,國家工信部印發通知,規定學校不能在錄取通知書中夾寄移動電話用戶身份識別卡、業務宣傳資料等,但不少高校仍明知故犯。皆因銀行、運營商等與高校合作,視大學生群體為未來優質客戶,想利用夾寄模式,提前圈占新生用戶群。

  而高校往往以方便管理為由,“必須使用這兩張卡來繳納學費的,其他的就是沒法劃轉”,迫使學生不得不使用校方夾寄的銀行卡、電話卡,從而確保兩張卡都能完成用戶轉化率。可這一舉措不僅違反了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亦侵犯了學生的個人隱私、消費自由等權利,實屬知法犯法行為,理應叫停和處罰。

  銀行卡和手機卡現在都已經實名制,必須由用戶本人簽訂協議,高校在未獲得學生同意授權的情況下,就越俎代庖與銀行、電信運營商簽約開卡的做法,與實名制規定不符合,應視為廢卡。而且,銀行、電信運營商與高校合作的卡,往往附加了一些額外限制條件,諸如消費額度、網絡流量等,均采取一個標准,限制性太多,難以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

  最關鍵的是,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是移動支付大行其道的時代,學生們從小就接觸互聯網,且在初、高中階段,絕大部分人就擁有了手機、支付寶、微信等,會熟練使用各種軟件,對於他們而言,只要有高速、充足的網絡流量就够了,購物、繳費可以用手機支付。

  而且,下個月手機漫游費、長途費就全部取消了,用戶到了異地後,手機號碼也不必再更換,可以繼續使用。而高校夾寄的手機卡,往往是本地校園卡,雖然資費低廉,但網絡限制太多,很可能完全不適用新生。在新生本就擁有手機號碼的情況下,還會再用新號碼嗎?銀行卡也是同樣的問題,新生不需要銀行卡就能手機支付,錢也不放在銀行卡上,又何必再額外開一個。

  由此可見,高校和銀行、運營商并不了解這一代新生的特征,仍然延續前些年的營銷思路。通知書夾寄銀行卡、手機卡的做法,實在是太OUT了,難以再達到圈占用戶的目的。高校為何不能順應時代發展,迎合新生代的消費模式,還要停留在舊觀念裡,實在是令人費解。(來源:西部商報 作者:江德斌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