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公共場所無煙訴訟案”看點不在輸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8 19:11:35


資料圖:一位乘客在兩節車廂中部抽煙
  李穎以其勇於較真的公民擔當,將監督失責、控煙不力的哈爾濱市鐵路局告上法庭,這在筆者看來,圍觀此案的看點并非在於其訴訟判決的結果,而在於其帶給社會的反思與警示意義。

  警示一,二手煙受害人莫當公共場所控煙的“沉默者”。據國家衛計委的統計顯示,2014年全國吸煙人群已超過3億,7.4億非吸煙人群遭受二手煙侵害,也就是說超過半數的國人正在“被動吸煙”。而與這些龐大數字同樣驚人的,則是衆多二手煙受害者見怪不怪、逆來順受的沉默怪象。作為矯正陋習、移風易俗的公共場所控煙行動,不能只靠政府推動、管理者監控和“癮君子”自律,更需要全民參與、勇於監督。

  警示二,控煙失責,管理者或可坐上“被告席”。與學校、飯店和會議室等固定空間的公共場所不同,火車普列則是一個有停有走和跨越區域的流動場所,其控煙責任的主體,自然就是鐵路運輸的運營管理部門。該“公共場所無煙訴訟案”的警示性,就在於涉事的哈爾濱市鐵路局破天荒地第一個被訴為控煙不力的被告。它昭示社會,控煙非兒戲,失職須擔責。

  警示三,火車普列應當取締“吸煙區”。按理說,作為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過渡性措施,許多地方的控煙條例的確載有可以設置標志明顯的“吸煙處”的規定。這顯然是對那些“癮君子”的人文關懷。但現實中,這些“吸煙區”常常并非全封閉的獨立空間,彌漫四溢的煙霧仍舊會對其他人群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對於人員密集、相對封閉和空間相通的火車運輸,更難以阻止“吸煙區”的煙霧外洩。借鑒高鐵全程、全車、全域嚴禁吸煙的樣板,火車普列也當取締“吸煙區”,并安裝煙火自動報警系統。(來源:人民法院報 作者:張玉勝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