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遺憾這次又是輿論倒逼邯鄲糾錯,糾錯也不徹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2 23:45:57


 
  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糾錯能力,設置嚴格的辦案程序正是為了糾錯――可這起事件中,公衆沒有看到辦案程序啓動糾錯功能,而像很多案件一樣,啓動糾錯按鈕的又一次是輿論和媒體。不可否認,輿論監督也是監督的一種重要方式,輿論糾錯也是糾錯的一個形式,但輿論糾錯可能帶有很大的個案性和偶然性。如果這一次當事人沒有網上發帖求助,或者發的帖子被其他帖子淹沒,沒有進入新聞的視野,沒有成為熱點,輿論糾錯程序就失靈了。這正是讓人不安之處,如果這幾天有其他大熱點的遮蓋,曝光沒有這樣的新聞爆炸性,沒有激起每個人“你也可能因為差評而被抓”的痛點,很容易就沉下去了。

  程序不能形同虛設,程序糾錯是最重要的糾錯,邯鄲警方需要回應輿論和感謝網友,更需要反思程序在糾錯上的失靈。

  另外,既然糾錯就要徹底糾錯,而不能拖泥帶水自留情面。從網絡反應看,邯鄲警方的糾錯回應在獲得輿論點贊的同時,也還是有很多批評聲。警方在回應中強調:發帖人張某某曾參與經營縣醫院舊址食堂。新醫院搬遷後,因未中標新食堂經營權而心有不滿,遂於酒後通過網絡發布了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的信息。――雖然警方“撤銷處罰決定”了,但糾錯還是拖泥帶水留了一個尾巴。其一,什麼叫“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到底是失實,還是正常批評,這個界定并不難。其二,強調“張某因未中標而心有不滿”,暗示張某的差評是一場蓄意的、動機不良的報複,卻回避了張某確實曾住院的事實。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事實應該集中在張某的差評有沒有造謠,而不是他跟醫院有什麼糾紛和他的動機。偏離核心事實的叙述,只會誤導輿論歪樓。

  公衆需要程序主動啓動的制度糾錯,更需要有誠意有擔當的敞亮糾錯。(來源:中青在綫 作者:曹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