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燃油車退出是趨勢,產業升級應加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3 17:26:01


  據媒體報道,日前,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針對一些國家已經制訂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目前工信部也啓動了相關研究,將制訂中國自己的時間表。

  此消息傳出之後,立刻引起輿論、尤其是汽車行業內輿論的震動。應該說,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燃油車的禁售不僅不是壞事,相反,它是中國車企實現騰飛的一個機遇。

  在之前的燃油車發展歷程中,中國車企慢人一步,從技術到品牌長期受到國外車企的壓制。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使得中國車企和國外車企站到了同一起跑綫上,這就給了我們超越他人的機會。

  為了促進新能源車的發展,此前國家推出“雙積分”制度。但不少車企仍抱有觀望、僥幸的心理,一些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并不是真正扎根這一領域,而是用來補齊積分缺額。而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相關研究的提出,再一次表達了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這將徹底打消車企的猶疑。

  當然,新能源車要取代燃油車,目前還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車企普遍輕研發,缺少新能源車的核心技術。例如,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單車平均續航能力,要低於國際平均值60公裡;各地政府受經濟利益驅動,盲目跟風進入新能源車產業鏈,導致某些環節(如鋰電池)的產能過剩;新能源車的銷量過度依賴政府補貼;新能源車的充電設施建設仍然滯後,充電設施之間互聯互通性低,等等。

  因此,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的制訂固然有宣示意義,但對於新能源車產業升級而言,也是很大的壓力。而未來要推動新能源車產業升級,除了企業踏踏實實埋頭幹之外,在政策制定上還需更多“組合拳”,引導跨學科,產學研聯合的技術創新,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營造有利於新能源車產業健康發展的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