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打賞不必再交“蘋果稅”:討好中國消費者or妥協中國市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0 23:32:59


蘋果公司標誌。
  在直播平台上為主播們的精彩表現送上“禮物”,給微信公衆號、微博等平台中的優質原創文章“打賞”。內容為王的時代,這種打賞行為在衆多手機APP上已司空見慣。日漸成“常態”的打賞經濟,今年卻在iPhone手機上“折戟”,究其原因是因為蘋果公司將“打賞”劃入“應用內購買”,要求第三方應用或關閉“打賞”功能,或向蘋果公司提供30%的打賞收入分成。

  就在近日,蘋果公司卻一改此前的“強硬”態度,修改了App Store審核規則,宣布取消第三方應用對個人打賞的分成,這意味著被網友戲稱為“蘋果稅”的分成將被終結。為何蘋果突然“服軟”,舍棄打賞分成這麼一大塊肥肉?一時也引發熱議。

30%“蘋果稅”引爭議

  今年4月19日下午,騰訊微信團隊突然發布公告: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4月19日17時起,蘋果iOS版微信公衆平台贊賞功能將被關閉。當時微信的聲明表示:“2016年6月13日,蘋果更新了3.1.1條款,更嚴格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戶使用非IAP機制進行購買的按鈕、外部鏈接或其他行動號召用語。經過與蘋果方面長期溝通協調,最終,我們遺憾地選擇對iOS版微信贊賞功能進行了當前調整。”

  這意味著用戶在App內進行虛擬交易時,必須通過應用內購的方式進行,而不是采取第三方的支付方式。此後在6月,蘋果公司通過最新更新的App Store條款正式指出,通過虛擬貨幣的打賞應當被視為應用內購,而蘋果將從中提取30%的分成。當時這一更新的規定在國內引發網友熱議,鬧得沸沸揚揚。不少人認為,這是蘋果的霸道行為,甚至有網友將這30%的分成戲稱為“蘋果稅”。

  但這在蘋果公司看來,打賞行為并非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表達欣賞進而轉賬的方式,而是讀者購買文章閱讀的銷售行為。根據蘋果應用商店的規則,無論在何種App購買音樂、小說還是視頻,都只能通過蘋果App Store的支付渠道購買(也就是“應用內購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