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企造假警鐘敲給全球聽
http://www.CRNTT.com   2017-10-18 16:12:43


 
  基於這個大背景,日本立正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苑志佳指出,日本制造業問題頻出,根源在於業界根深蒂固的金字塔形分工。制成品企業在塔尖,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在塔底。長期以來,最終制成品企業習慣於以犧牲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的利益來追求自身的產品換代,要求後者在技術和成本上跟進。而進入本世紀後,雖然工業制成品技術革新日新月異,但供應商們卻越來越跟不上龍頭企業的節奏。開發新材料等需要巨大投入,而這些企業已不堪重負。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蘋果、耐克等這些跨國巨頭剝離制造業務,將其交給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和地區企業代工,同樣反映出全球金字塔形分工的趨勢和現狀。

  從經濟發展史和經濟學規律來看,全球分工是必然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必然會伴生日本那樣的問題。但日本企業的問題卻是一個警示。日本汽車行業智庫現代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吳保寧指出,日本制造業暴露出的問題,除了源於因分工而造成的制造壓力傳導,還有兩個因素:一是對制造業從法律和標准上加強管理,提高了制造業的成本;二是企業內部利益驅使,強調創利創收,忘記和忽略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和遵紀守法。顯然,全球制造業分工的局面會必然地把更多壓力分攤給上游,而為了減輕壓力,處於分工不利地位的企業更有冒險衝動,作假是其選擇之一。包括大衆在內在的德國車企排放造假,其根源與日本企業如出一轍。

  考慮到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更應直面承受著被傳導而來的巨大壓力的現實,因此也更應警惕市場中的各種不良行為。從日企造假的教訓中我們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制造業企業的競爭力,應來源於通過革新生產和物流技術,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全球經濟尚在恢複時期,合理滿足市場需求,在成本和標准之間進行妥協,才是未來新的發展方向。中國制造越是想上進,就越要保持這種清醒。(來源:中國質量報 作者:胡立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