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注册容易注銷難”也應依法懲治
http://www.CRNTT.com   2018-01-14 22:47:21


  前不久,網絡平台、手機APP“注册容易注銷難”的現象引發廣泛關注。針對有網民在中國政府網上留言反映該問題,國家工信部日前回應,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在用戶終止使用服務後,為用戶提供注銷網絡賬號的服務。

  不是“可以”也不是“盡量”,而是“應當”。工信部在賬戶注銷問題上斬釘截鐵表態,無疑直接回應了輿論關切。

  現實中,跟網站、APP“結緣”容易“分手”難問題很普遍。今年10月,有記者親自測試12個最常見互聯網應用的注銷流程,發現7個應用均無注銷選項,即便有也程序繁瑣。

  乍看起來,這無非是留下幾個廢置不用的賬號。但在數字資產和信息權利越來越重要的背景下,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受關注:畢竟,網絡賬戶注銷難,不僅意味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的自由選擇權被侵犯,更讓個人信息處於被“非法持有”狀態。而用戶在互聯網上的“痕跡”無法消除,也會增加用戶隱私被洩露的風險。

  從現行法規看,對注銷難其實不缺禁令。《網絡安全法》明確,對該行為,個人“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予以更正”,網絡運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而《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也規定,運營者有“停止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為用戶提供注銷號碼或賬號的服務”義務。

  那為什麼很多平台寧肯違法,也不肯放開注銷權?原因就在於,信息亦“金礦”。對網絡平台、APP們來講,互聯網應用的用戶數量,影響著UV(訪客)統計和估值,也是風險投資、流量變現的重要參考。放開注銷權等於用戶流失風險,故寧願被詬病也要攥著用戶數據權不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