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增加古詩文背誦篇目會增加學生負擔嗎?
http://www.CRNTT.com   2018-02-05 20:44:58


  針對新修訂的高中課程標准增加古詩文的背誦篇目,是否增加學生負擔的問題,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回應稱,不要認為要求背就是負擔,要根據學科特點。對於語文來講,過去推薦了14篇,現在變成了72篇,是在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上,對加強傳統文化的具體落實。

  近年來,減負問題確實被“形式化”了。通常的理解是,增加考試的科目、學習的內容、作業的量就是增負,而減少考試的科目、學習的內容以及作業,就是減負。這種“形式化”的減負,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負擔的真正來源是什麼。一個學生學習自己本來就感興趣的內容,或者說學習的內容可以激發、培養他的興趣,增加有關學習內容是“增負”嗎?學生的真正負擔,是沒有學習興趣,卻逼迫他們學習,而且學了之後也不知道究竟有什麼用,只是老師說的“要考,所以必須學”。

  評價增加古詩文背誦篇目,會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篇目的增加,而在於教學采取怎樣的方式。如果只是一味進行灌輸式教育,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那篇目的增加,可能會變為某些學生的負擔;而如果中學教育教學引導學生意識到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學會欣賞,并把傳統文化教育與現代社會結合,那學生會有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并不會認為多背幾篇古詩文會是什麼問題。

  這和將體育納入中考是一個道理。對於將體育納入中考,輿論一度質疑這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因為學生除了要准備其他中考科目外,還要准備體育科目考試。如果沿著應試的思路分析,確實會出現這種情況——學校平時不重視體育課,學生平時也不參與鍛煉,只是到了初三要考試之前,才突擊准備。從現實看,在有的中學,體育納入中考,促進學校重視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運動技能,面對中考,學生都能輕鬆應對。而有的中學,體育真變為學生的負擔,一上體育課,學校就針對中考測試項目訓練學生,對於這樣的體育教學,學生普遍不感興趣。學校的這種做法,也引導家長錯誤理解體育,認為上體育課,就是為了升學,而非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有個別家長為讓孩子中考體育得高分而給孩子吃興奮劑。

  要加強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這已經有社會共識,或者進一步說,傳統文化教育對學生成長是有用的。但是,“有用”的理解,在具體教育教學中,會出現偏差,在目前的高中辦學中,“有用”可能被理解為“升學有用”,而非“成才有用”。而從升學有用角度對待傳統文化教育,就可能出現傳統文化教育的應試化、功利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