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最強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看空間生態保護
http://www.CRNTT.com   2018-02-12 23:52:38


 
  此次重型獵鷹的發射既在朝向解決太空生態問題發展,又在制造太空垃圾。重型獵鷹可以回收其一級火箭(在2017年3月30日就實現了)和首次回收火箭的整流罩,減少了太空垃圾,但是,還是不能解決火箭的其他部分,如二級火箭等淪為太空垃圾。而且,此次還發射了一輛紅色特斯拉跑車,將往返於地球和火星之間,會在這條軌道上運行數億年,甚至超過10億年。也就是說,是長期留在太空的又一個垃圾。

  太空垃圾無論對海洋、沙漠,還是人口稠密的都市,都有潛在的危害,而且空間碎片產生的化學和放射性污染也可能給地面生態系統帶來負面影響。當然,太空垃圾的直接危害是,與太空的人造衛星、載人飛船或國際空間站相撞,毀壞設備,傷害宇航員。

  面對這種情況,當然需要用人類社會的法則來調控和管理,這也是科學與社會、人文相結合的節點。至今國際相關法律都沒有涉及減少和回收太空垃圾的保護太空和地球生態的強制性內容。歐洲航天局在2008年4月1日頒布了《空間碎片減緩規則》,歐盟理事會在2008年12月8日通過了《外空活動行為准則》(2010年10月作了修訂),2008年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也發布了一份《空間碎片減緩指南》,并在聯合國大會通過。但這些准則和指南只是自願的,不具有國際法上的約束力。

  因此,需要制定國際公約,從航天器,如火箭、衛星制造、發射、回收上研究如何減少太空垃圾,鼓勵回收太空垃圾。如此,才能讓人類有序而可持續地探索和利用太空。(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張田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