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個稅改革大幕拉開 “起征點”只是其中一環
http://www.CRNTT.com   2018-03-12 16:40:07


 
  據財政部統計,2017年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18.6%。個稅增速連年跑贏人均收入增長。

  一個在北京工作的年輕人把工資分成幾份:生存需要,吃喝住行;發展需要,學習和培訓;情感需要,交往、談對象、養老人;享受需要,喝個小酒、看個電影、國內游一趟。這樣一算,月收入1萬元的他成了“月光族”。

  個稅改革牽動民心,也是代表委員聚焦所在。此前,繼致公黨中央、農工黨中央提出以家庭征收個稅的提案後,全國工商聯也提出個稅降低稅負的提案。

  當李克強總理向百姓承諾“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時,掌聲代表了民心的響應。

個稅改革應“既見樹木,又見森林”

  個稅起征點只是減輕工薪階層稅負的一棵樹木,背後還有一整片森林。在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劉小兵看來,給工薪階層減“賦”,別只緊盯著個人所得稅,還要考慮間接稅。比如,如果能把增值稅的稅率降下來,意味著所有商品勞務的價格都能降下來,那麼,低收入人群也會因此得益。

  “個稅改革應‘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如果只是關注免征額,則不會看見森林。”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單純以免征額為改革內容已經不適合於經濟發展,要盡早邁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步伐。”

  劉尚希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綫記者:“不應過高估計通過個稅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個稅并不是解決收入差距大的萬能藥。”他說,免征額僅僅涉及工薪所得中的一個要素,其他要素還有稅率、級距、級次等;而工薪所得又只是11項應稅所得中的一項,其他還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等。他表示,如果我們的焦點只放在起征點上,反而會使完善個稅的整體思路被忽略,將會削弱本來不強的個稅調節收入的功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