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愛心媽媽”成嫌犯:孤兒收養需制度護航
http://www.CRNTT.com   2018-05-08 16:31:38


  因“21年來耗資數百萬收養118名遺孤”的事跡飲譽極廣,被譽為“愛心媽媽”的河北武安“農民”李利娟,日前被推上風口浪尖。

  據多家媒體報道,引發外界關注的李利娟“愛心村”3年未年檢遭關閉事件,有了新進展。武安當地政府5月5日通報稱,已依法取締李利娟福利愛心村,所涉孤兒棄嬰全部妥善安置。武安官方還披露,經過查證,李利娟涉嫌多起敲詐勒索犯罪、擾亂社會秩序犯罪,目前已被刑事拘留;她名下賬戶有人民幣2000餘萬元、美元20000餘元,公安機關已查封,案情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李利娟被刑拘,其“愛心村”被取締,讓很多人為之驚詫:涉嫌多項罪名勾繪的“惡”跟收養上百名棄嬰呈現的“善”之間,反差之大,可以說是“判若霄壤”。很難想象,這兩個“李利娟”是同一個人。正因如此,許多人的腦洞又不甘清閑,腦補出很多種可能。

  有時候,是非真假沒那麼簡單,隔著棱鏡或濾鏡看人或許只能是“知人知面”。李利娟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現在還沒法輕易下結論。

  《新京報》去年2月份的報道《“痞子”媽媽和她的104個孩子》就講到,在武安之外,人們贊譽她大愛無邊,在武安,很大一部分人稱她為“痞子”;很多村民稱“這邊的人沒有說她好的”,稱她搶人鐵礦占人土地,有網帖也指控其惡行多端。這究竟是“譽之所至謗亦隨之”還是確有其事,有待考證,但無疑為觀察其人其行提供了更豐富的信息旁證。

  李利娟面臨的臧否處境很個案化,卻也引人思考:“愛心媽媽”的人格臉譜能否是多面的?有道德瑕疵或法律污點者,是否適合收養大批孤兒?而最重要的公共啓示就是,讓孤兒得到更好的救助,需要制度保障和護航;那些孩子的命運,也不能全拴在個人品行這根“繩”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