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給消費者挖坑的“電商專供”能走多遠
http://www.CRNTT.com   2018-06-13 23:04:57


  到不知何時,紅火的網購市場上,悄然興起“電商專供”的時髦貨。在諸多電商平台上,什麼“綫上特供”、“網絡專供”、“電商定制”等廣告帖紛紛占據醒目位置。而據報道,隨著“6•18”年中促銷日臨近,各路商家亦是鉚足了勁,在“專供”商品上做起文章。許多不明就裡的買家,衝著其方便和價廉而加入搶購行列。

  同樣的品牌,同樣的商品,“網上便宜很多”,電商們信誓旦旦,消費者與綫下價格一比,也果然如此。於是,“網上東西便宜”便如新商業信條般口耳相傳,蔚然流行。但也有精明買家,多了個心眼,拿“電商專供”與實體店的貨實物比對,很快就發現了貓膩。同品牌的衛生紙,網上購的就輕,且品質相異;同款服裝,布料并不盡相同;號稱打折的羊毛衫,手感與保溫、耐磨等就差許多……

  而浙江寧波市場監管局與消委會從綫上綫下購買了40組對比樣品,委托專業機構檢測。最終的結果也是,“電商專供”并非如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同貨同質。如同品牌同款電磁爐,外觀、功能標示均一樣,但網購商品拆開後卻比綫下少一些電器元件;網購的吸塵器吸口也比綫下買的尺寸小……

  總之,官方檢驗與民間的實物對比,都無情地揭露出一個不太為人所關注的事實:所謂的“電商專供”并非如廣告吹的那樣美妙,有的或缺斤短兩,有的涉嫌偷工減料,有的甚而可能以次充好!誘人的“網上實惠”說穿了多是忽悠和套路,是鮮花虛掩著的“坑”。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是商品社會的行規。假如商家如實告之,綫上綫下商品的差異,買家願打願挨,任誰也無話好說。但若商家故弄玄虛,以所謂“營銷策劃”編造出個噱頭,誘買家上鈎,那就不僅有違商業倫理,也涉嫌消費欺詐,侵犯消費者權益,要受到消法與市場監管的懲處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