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生營養餐“瘦”了,“肥”了誰?
http://www.CRNTT.com   2018-09-19 21:06:45


  食堂公布的菜品是雞丁炒西葫蘆、蒜薹雞丁,上到學生餐桌卻變成一碗素面。有學生家長反映,河南周口商水縣一小學的營養餐存在問題,9月13日,河南省教育廳等部門調查稱,9月12日周口商水縣譚莊鎮大曹小學供餐點供應蒸面條、米粥與教體局要求的食譜不符,譚莊鎮中心校營養專幹於留珍被撤職,譚莊鎮大曹小學校長被免除職務。

  菜單豐富的學生營養餐,吃進學生嘴裡的時候,卻變成了半碗素面,吃不飽更是吃不好。但是,發生學生營養餐變成半碗素面這種缺德事情,在筆者看來,并不意外。因為只要監管不到位,學生營養餐就會成為一些人嘴裡的“唐僧肉”。比如,前幾日,江西萬安縣發生了學生營養餐變質導致學生中毒事件。

  實際上自從2011年國家接手學生營養餐計劃以來,問題時有發生,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營養餐飯菜質量太差,最多能讓孩子吃飽,并不能吃好、吃出營養。這背後除了學生營養餐標准還不够高,每天只有4塊錢的標准這個因素之外,更關鍵的原因還是對學生營養餐的監管不力,運作過程中時有腐敗,學生營養餐成了“唐僧肉”,不是招標采購環節爆出貓膩,就是資金遭到截留、私吞,導致學生營養餐“瘦”了,倒養“肥”了一些人。

  學生營養餐要真正讓孩子吃得好、吃得有營養,避免餐食變質或者變成半碗素面這類事件再次發生,最關鍵的還是要強化監管。但做到這一點,不能完全依賴人力的監督,筆者以為,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段,利用好新技術比如視頻直播等,擴大對學生營養餐的監管,讓整個鏈條從購買食材到制作、配送等環節,都晾曬在陽光下。

  學校食堂或者供應學生營養餐的餐飲企業,在購買食材、厨房清洗、制作配送等各個環節,都可以進行直播。退一步說,即使直播存在難度,但對各個環節進行跟蹤拍照,然後通過社交平台等發布以供監督,也是很容易做到的。總而言之,陽光才是防止學生營養餐變味、貶值的最好防腐劑。(來源:北方新報 作者:張立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