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鄧世平案:正義要實現,還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http://www.CRNTT.com   2019-06-26 18:17:11


 
  2007年3月,王書金因犯故意殺人罪和強奸罪一審被判死刑,但其主動供述的石家莊市西郊玉米地強奸殺人案未被起訴。王以此為由提出上訴。

  是的,你沒看錯,是真凶在為那個槍下冤魂(當然也為他自己)上訴。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他閉嘴,希望他痛快去死。反正多一宗案、少一宗案,都是死刑。

  真凶落網、沉冤得雪。只不過,這中間隔著11年。11年間,聶樹斌案的平反仿佛陷入一個無形的黑洞,來自媒體、輿論、司法、學界等多方力量的推動,一次又一次被吞噬無蹤。

  2011年9月15日,聶案重審看上去頗為渺茫。我為媒體寫過一篇文章,最後一段是這樣的:

  事實上,聶樹斌案已經成為檢驗中國刑事司法進步的一塊試金石。對於民衆和具體的受害人來說,他們期待的進步不僅停留在法條的變化,更在於一案一正義的達成。司法公正的冤魂正在聶樹斌的墳頭游蕩,最高法院無權“保持沉默”。法諺有雲,遲來的正義非正義。但對於具體的當事人,以及正在流失的司法公信來說,遲來的正義也好過沒有正義。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

  11年,聶案終於劃上一個句號。正義的得來是如此不易,誰還忍心說,這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又或者,你再看看雲南的孫小果。這些確實是歷史遺留問題,但足以為今日今時鑒。

鄧案年代久遠,看得見的正義實現需要時間

  回到鄧世平遇害案,實現正義的阻礙未必有聶樹斌案或孫小果案那麼複雜,進程也未必會延宕那麼長時間,但至少偵查、移送起訴、審查起訴、審判,再到宣判和執行,每一個司法流程都需要時間。此案年代久遠,證據的收集和固定,將是正義能否實現的關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