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怎樣用法律武器“管住嘴”?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只是第一步
http://www.CRNTT.com   2020-02-28 13:40:22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相關流程,以保護、研究或經濟利用等為目的,想要馴養繁殖、經營利用野生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向林業部門取得“馴養繁育許可證”和“經營利用核准證”,野生動物來源不清、馴養繁殖尚未成功或技術尚未過關、野生動物資源稀少、不能滿足種源或經營利用要求等情況下,不得發證,但全國各地不少“養殖場”達不到以上標准,從事的是非法盜獵、交易野生動物,存在拿著合法證件非法盜獵的行為。

  秦天寶表示,現實中存在的非法盜獵、運輸、交易問題,成因是比較複雜的。比如現行《野保法》對發放狩獵證和人工繁育許可證有明確都規定,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地方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在沒有對申請主體的能力、資質、信譽等做嚴格審查就發放許可證的現象,也時而有之;另一方面,地方特別是基層野生動物執法機構不健全、人力、經費和設備不足、技術能力有限也是原因,比如執法人員很多時候無法判定一種動物是盜獵而來的還是來源於人工養殖的。當然,在利益的驅動下,涉案人員明知故犯、鋌而走險,也是重要原因。

  他認為,下一步完善《野保法》時,建議在相關名錄制定以及許可證審批環節引入更為嚴格的科學論證和適度的公衆參與;同時建設全國統一聯網的野生動物保護信息平台,類似許可證的發放和使用情況都要定期上傳至該信息平台,接受公衆的監督。通過構建更為科學、參與、透明和公開的監管流程,以最大限度減少上述問題發生。

  公共衛生安全保障、野生動物保護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參與。《決定》規定,政府、社會組織、學校、新聞媒體等社會各方面,都應當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全社會成員要自覺增強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移風易俗,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健全執法管理體制,明確執法責任主體,落實執法管理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加大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力度,嚴格查處違反本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對違法經營場所和違法經營者,依法予以取締或者查封、關閉。

  《決定》的出台實施,可能會給部分飼養動物的農戶帶來一些經濟損失,《決定》表示,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指導、幫助受影響的農戶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補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