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課變網游?未成年人網絡安全該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20-06-18 23:04:33


圖片來源:搜狐新聞
  作為疫情防控期間的應急之舉,在綫教育正在我國大規模開展。

  但在本意為“停課不停學”的教育實踐中,也有一些孩子“人在網課,心在網游”,即前台上著網課,後台運行著游戲,更有人私自充值、巨額打賞從而引起糾紛甚至極端事件。

  一組來自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的數據足以說明問題:2020年1月1日至5月26日,共監測到有關網課、網游和網絡打賞等輿情信息2072233條。其中,網課輿情信息1043735條,占比50.37%;網游輿情信息791746條,占比38.21%;網絡打賞輿情信息236752條,占比11.42%。

  值得注意的是,網游的負面輿情占比最高,占比達到53.49%;其次是網絡打賞輿情信息,負面輿情占比40.69%;網課的負面輿情占33.75%,占比同樣不低。

  “這說明,疫情防控期間網課、網游和網絡打賞等負面輿情總體較多,其中網游消費問題最為突出。”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

九歲女孩投案自首 網游退費糾紛最多

  前不久,在湖北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分局武當路派出所,一個九歲小女孩前來“投案自首”。

  原來,這個還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小女孩,利用近期上網課的時間,偷偷玩手機游戲,還悄悄充值100多元。被家長發現後,小女孩承認了錯誤,表示之後不會再犯。可沒過幾天,小女孩的父親就發現自己的微信錢包又少了30元。為了讓孩子記住教訓,父親就讓小女孩自己去投案“自首”。

  上著網課卻玩起網游并非個例。江蘇南通的陳女士就因為孩子的這種行為,與某平台發生了退費糾紛。上七年級的孩子將3萬餘元轉給了某直播平台,用於購買游戲裝備和打賞。這段時間以來,孩子用她的手機上網課,卻借機在直播平台上消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