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展在綫教育,如何防止平台“帶私貨”
http://www.CRNTT.com   2020-06-18 23:13:01


 
  在綫教育則天然地誕生於市場,諸多在綫教育機構,都有著濃厚的市場基因。它們要麼脫胎於民營培訓機構,要麼“半道出家”,通過投入一定資金獲得授課資源。這就使得如何在教育過程中既不違反市場規律、又遵循符合青少年成長要求的教育規律的問題,考驗著諸多在綫教育平台及其從業者。其實,不光是虎牙直播,其他直播、視頻、咨詢等綜合類平台在上綫在綫教育版塊時,也都面臨著如何妥善處置教育與其他內容關系的問題。

  不管怎樣,在綫教育平台在推出其產品時,應當堅持以教育為中心的原則。像虎牙直播在其客戶端頁面上增加在綫教育的版塊,而且不是在突出位置,讓教育成為其他直播內容的“附庸”的做法,就顯然非常不合適。更恰當的做法,應該是為在綫教育開辟單獨的入口,如果條件允許,甚至可以為此制作專門的客戶端,從而真正避免游戲等直播內容對青少年學習產生幹擾,而不是打著網課的幌子,為自身的核心業務做宣傳。

  當然,除了平台的自覺,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要有更切實的作為。隨著國內疫情的趨向平穩,綫下教育逐步恢複,更要克制在綫教育的無序發展,對在綫教育的行業准入資質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此外,當務之急還是要確定監管的主體。教育事業區別於一般的網絡內容,具有特殊性和專業性,讓教育部門和學校具有更大的發言權,才能改善在綫教育的亂象,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疫情期間,諸多互聯網平台參與在綫教育事業,投入大量資本和人力,客觀上確實為推動在綫教育發展做出了貢獻。不過,教育歸根結底是一份社會事業,更需要注重社會責任和公序良俗。如果平台開設在綫教育版塊只是為了“蹭熱度”,為其主營業務增加流量和博得好名聲,那就大可不必如此。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發展和完善在綫教育,也不需要太多只會搖旗呐喊的鼓動家,而更需要默默堅守教育底綫的實幹者。(來源:光明網 作者:王鐘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