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鬧劇之下有幾分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0-11-23 22:32:02


 
  不得不說“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本身就有一定的戲謔和惡搞成分,作為新媒體標題而言有其傳播的“妙”處,簡短而且吸睛。但連小學生都知道用“武則天母親”比“武則天她媽”更合理、更規範,經過重重審核的縣政府公文、堂堂的千年古埠卻硬要用“她媽”之類口語化的表達,未免有故意炒作、嘩衆取寵之嫌疑。

  事實也確實如此,“歷史文化研究”雖緊跟“武則天她媽在欽州”其後,然“她媽”二字先聲奪人,登時讓大多數老百姓覺得枯燥乏味的“歷史文化研究”有煥然一新、提神振氣之感。是故,該文件焉能不火?靈山縣焉能不火?而靈山縣火了,當地文化產業終得辟蹊徑、得創豐收了,豈非造福一方之舉?

  引發爭議後不久,靈山縣政府新聞辦發布致歉聲明,并表示下一步將認真整改,嚴把工作紀律關,以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和扎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各項工作。目前,工作組已更名為“武利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

濫造文化怪象

  名字改了,研究卻還在繼續,也就是說,靈山縣是瞅准了,想做一做武則天母親的文章。史料顯示,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其實并非生長於欽州,一生主要生活在北方。可就算生平與欽州有些交集,又能有多大歷史研究價值與現實意義?當地政府如此勞師動衆,多方牽頭專門成立研究工作組,難免給人小題大做之感。

  如果說研究武則天在某地的事跡,還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但動用官方資源來“研究”這樣一個歷史上毫無影響力、不具備學術文化價值的“武則天母親”到底有何意義呢?

  當然,當地政府這樣的行為,并非只出於“學術研究”層面上的考慮,“研究《武則天她媽在欽州》”一事,本質上還是某些地方為了爭奪歷史文化資源而刻意制造的一個“文化符號”。從文化符號學的層面上看,一個歷史文化元素往往具備很強的象征意義,而它的影響力也將隨著時間流逝而越來越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