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雙減”政策落地引行業巨變 教培類公司須轉型另謀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21-07-28 00:53:22


 
  “‘雙減’政策比之前市場預計的來得更猛烈。”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記者分析,“雙減”政策是此前中央提出的“雙減”意見的具體細化,有關要求未來如果逐條落實,對已上市的校外培訓機構將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機構要麼選擇退市或轉型,要麼要在上市資產中剝離學科類培訓機構,而正准備上市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的上市通道已經關閉。”

教育負擔沉重之殤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意見)。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雙減”意見表示,現在中國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還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我們一年給兒子補課的錢有七八萬元。”一位來自上海市閔行區的公辦初中生家長告訴記者,自己給孩子報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課程已經覆蓋了孩子的各門主課,而這樣的花費在孩子的班級同學中也是很普遍的。

  “我女兒周末補課全滿。”上海市徐匯區一位民辦小學學生家長說,他孩子所在的民辦小學雙語班一年學費已近10萬元,而班上孩子的家長們仍然對校外培訓趨之若鶩,算上各種在綫網課,每年單孩子的學習支出就接近20萬元。有家長感言,工資相當部分被拿去“雞娃”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課程在上海等城市一般一次課200多元起,按照課程難度和課堂學生人數等指標逐階提升價格,精銳等校外培訓機構一對一輔導的價格更高,有些可以達到千元一次課,如果報了幾門主課輔導,一學年下來,家庭補課等課外學習支出就接近10萬元水平。

  “養育孩子實在太累,成為現在一些年輕人丁克的理由之一,一娃的夫妻也缺乏動力生育二孩。”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周海旺對記者表示,家庭教育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家庭甚至占掉了收入的一半,家長在子女教育上付出的財力和精力居高不下,直接影響到社會生育意願,需要為家庭教育投入減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