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會縱向流動難度加大?共富路上三問三答
http://www.CRNTT.com   2021-08-24 18:35:45


 
  為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國家已采取了較多措施,比如加大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的調節。在蘇波看來,解決共同富裕的問題涉及許多環節,需要國家做好頂層設計,從多方面著手推進。

■■ 脫貧之後仍是低收入者咋辦?

3位委員:錨定共富“主戰場”!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圍繞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作為企業,我們也有自己的規劃。”談及此,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工商聯副主席、翔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凡儒這樣表示。

  作為藥企掌門人,林凡儒計劃未來5年在全國新開門店2000家,其中30%布局新脫貧地區,安置2000餘名新脫貧人口實現家門口就業,同時解決新脫貧地區的用藥需求,“另外,我們還計劃在全國範圍內選擇環境條件適宜的新脫貧地區,投資1億元,建設3-5個中藥材標准化種植基地,種植道地藥材與優勢優質藥材,發展鄉村特色種植產業,助力脫貧地區群衆依靠雙手勤勞致富。”實幹家林凡儒的任務表,也給我們帶來新思考——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防止脫貧後返貧是重中之重。

  “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就該由全體人民共同奮鬥來實現。”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看來,今後一個時期,應將促進低收入者進入中等收入群體作為“主戰場”,以職業技能教育和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為重點,拓展產業工人進入中等收入群體的空間;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和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打通農業轉移人口進入中等收入群體的通道;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提高農民財產性收益為重點,促進更多農民進入中等收入群體行列。

  王一鳴同時建議,把提高人力資本作為“主攻方向”,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保障教育公平為重點,提升低收入者進入中等收入群體的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教授吳培冠建議,調節貧富差距,大力打造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讓所有人都擁有更多發展機會,都能憑能力和貢獻依法依規取酬,同時更重視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業和普通收入人群增加財富。(來源:人民政協報 記者:崔呂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