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聚焦“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1-08-24 18:41:09


 
  所以,無論是支持浙江先行先試建立共同富裕示範區,還是此次研究扎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高質量發展”都被特別強調,明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擴中、流動——橄欖型社會

  此次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強調構建橄欖型社會,“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這是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核心。

  橄欖型社會,是指在社會階層結構中,極富、極窮的都很少,中間階層人數比例高。從世界發達國家的成熟社會收入群體結構來看,都是類似於這種“橄欖型”的社會結構形態,中等收入人群占社會總人群的絕大多數。

  其實,“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我國很早就被寫進相關的政策文件中。在當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擴大中等收入者的人數規模、形成橄欖型社會,對擴大消費、完善內需體系,特別是打通國內大循環的消費環節意義更是重大。在構建中,其基本原則就是一直被提及的“提低、擴中、限高”,關鍵是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這有利於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并提高社會總體消費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生活的良性循環。

  在這種社會結構中,龐大數量的中間階層能有效緩衝因極貧和極富而產生的對立情緒,起到調節社會貧富分化的積極功能,而且他們的利益、品味、消費等需求較為一致,有利於社會穩定。

  從內部生態來看,橄欖型社會建構在良好的公平正義和充分的自由選擇基礎之上,具備流動社會形態。因此,構建橄欖型社會就需要提高社會流動性,只有避免階層固化、社會僵化、機會零化,社會內部發展才能保持流動活力和可持續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