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曜藥業CEO劉軍博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采訪時表示,醫保的落實其實從國家的戰略來講是為了加速中國市場跟歐美的市場同步,中國有廣大的患者人群,目前尚未達到歐美支付能力,所謂的CAR-T治療動輒上百萬元,很難被納入醫保目錄。“我覺得醫保的政策也會傾向於性價比較高的創新,me-better或者first-in-class,藥物都得更強調性價比。中國當下也無法像歐美國家一樣只強調藥效、創新,更需要切合國情,所以,醫保也應該會更多的考慮去滿足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劉軍說道。
無緣醫保,120萬CAR-T療法選擇戰略放棄?
此次醫保談判最受關注的藥物除了PD-1,還有另一“網紅”,即複星凱特的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120萬一針的CAR-T療法。在國家醫保局初步形式審查的名單中,該藥赫然在列。不過,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此次醫保談判中複星凱特并未現身。
對此,也有觀點認為,複星凱特的阿基侖賽這樣的高價藥物的未來出路不在醫保,而在於商保,這也是行業共識。畢竟,CAR-T目前市場滲透率并不高,通過“以價換量”的模式進入醫保意義不大,所以,戰略性放棄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實際上,早前上海瑞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許彭鵬就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想接受CAR-T治療必須是複發難治的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但是對此,諸多患者并不知情,如此也導致很多剛剛發現淋巴瘤的新患者,前來門診反複咨詢初治是否就可以接受CAR-T細胞治療。對此,臨床醫生也必須明確,通過一綫標准的化療或者靶向治療之後,原則上60%-70%的患者通過一綫治療是可以實現治愈,而且經濟負擔并不重,況且絕大多數藥物都已經進到醫保之內了。所以,通過一綫治療,在經濟費用非常可控的情況下,有60%-70%的患者就可以實現治愈了,因此,并不推薦CAR-T治療方式。
也正是由於CAR-T的適應症範圍尚待開拓,造成其目前市場滲透率并不高。根據國外的情況,在商業保險方面,2018年8月,CMS(美國醫療保險與醫療服務中心)出台規定,額外給CAR-T產品50%的藥價作為額外補貼。通過醫療保險B部分,CMS將為接受吉利德CAR-T治療的患者支付40萬美元,為接受諾華CAR-T治療的患者支付50萬美元。Kymriah(諾華)和Yescarta(吉利德)的CAR-T都已經在美國獲批,并且都價格不菲,分別為47.5萬美元和37.3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