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被遺棄的劉學州,讓每一片“雪花”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22-01-26 17:30:32


  1月24日淩晨,被親生父母兩次拋棄的尋親男孩劉學州自殺去世,死前留下一封長篇遺書。

  遺書中,劉學州大致回憶了自己短短的十幾年人生。親生父母未婚生下他,因為要付彩禮錢賣掉他。4歲時養父母雙亡,上學後在學校被同學欺淩,小學六年轉了五次學,初中被男老師猥褻。在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親生父母後,發現父母已經分開又各自成家。父親不敢帶他進家門,母親因為他提出幫他解決住房的要求將他拉黑。部分網友罵他利用尋親炒作自己博取同情心。

  一個自嘆“生來即輕”的未成年男孩,該如何承擔生命中的沉重?你在遺書中說:“這一生見識到了血緣親情的傷害、冷漠無情、人性的扭曲……變態……見識到了‘人心’的黑暗。也很慶幸地遇見了很多內心陽光的人。但是,把這些全部加在我一個人身上我實在是承受不起來了。”

  你將賬戶50%的積蓄留給姥姥姥爺,這是你上班掙來的,你想盡自己所能報答他們。你指定將賬戶的另50%捐給石家莊市孤兒院,希望給孤兒們買些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這是網友捐給你的錢,你希望能傳遞這份愛心,你最感同身受的可能就是孤兒的痛苦。

  你喜歡大海,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向往美好,“陽光照在海面,我也歸於大海。從這裡結束自己的一生,也帶走了這個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哪怕只是一份傾聽也能讓你心懷感激。如果說在被生母拉黑和被生父罵白眼狼的那一刻,你感到了冬天的寒冷,那麼網友的詬罵可能就是射進你胸膛的冰箭,熄滅了你生命中最後的溫暖。一個已經遍體鱗傷的人還要額外承受飛箭如蝗般的惡意猜測、侮辱,讓你如何自處?

  網絡像個放大鏡,“鍵盤俠”們手中本該為公理和正義而舉起的利劍,卻常常成為情緒宣洩的工具。他們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總是站在道德的最高點,居高臨下胡劈亂砍。江歌的媽媽江秋蓮、央視主持人王冰冰、本報報道的癌症患者蘇學理……僅僅最近的新聞事件,就能隨手找出太多網暴受害者。

  網暴的可怕在於,每個人都只圖自己一時口舌之快,卻沒意識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片惡,世界將變成沒好的人間。”雪崩的時候,每一片雪花都覺得自己是無辜的,然後又趕去制造下一場雪崩。

  遠離雪崩,需要從每一片雪花做起。願世界無網暴的雪花,一起營造劉學州至死仍眷戀感謝的美好人間。(來源:安徽商報 安徽商報融媒體評論員:大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