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個性化推薦“算法”變“算計”,真能一關了之嗎?
http://www.CRNTT.com   2022-03-21 20:34:58


 
1、誘導用戶沉迷網絡,陷入“信息繭房”

  當我們打開今日頭條,會明顯感覺到只有我們自己關注的才是頭條;刷起短視頻,會不知不覺被各種內容“投喂”,忍不住“一刷就是幾小時”;逛一逛淘寶,推薦的都是曾經購買或瀏覽過的商品,一不小心就加入了購物車。我們看似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但靜下來想想,總感覺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操控著,而這背後就是算法推薦技術。

  傳播學理論認為,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公衆傾向於只注意自己感興趣的資訊,而資訊平台為了獲得更多關注,也傾向於利用算法技術推送量身定做的信息。久而久之,公衆會將自身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缺少多元化視角,導致思維固化,甚至引發網絡過激言論和網絡暴力。

2、“大數據殺熟”實行不合理差別待遇

  一些企業利用個人信息搞大數據“殺熟”,對不同群體通過“算法”進行差別定價,實行“價格歧視”,讓消費者十分反感。例如,同樣的送餐時間、地點、訂單、外賣平台,會員卻比非會員多付錢;同時同地打同類型車到同一目的地,某打車平台曾被用戶發現熟客反而收費更高,類似的消費投訴多有發生。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3月1日發布的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結果顯示,82.37%的受訪者認為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普遍存在;在對16個平台進行的32個模擬消費體驗樣本中,有14個樣本新老賬戶的價格不一致。

3、過度“算計”剝奪勞動者權益

  2020年9月,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備受關注。文章描述了在外賣平台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的配送時間不斷被壓縮,而騎手在強大的系統驅動下,為避免差評、維持收入,不得不在現實中選擇逆行、闖紅燈等做法。不少外賣騎手表示,幾十層的高層樓宇,電梯一等就是十幾分鐘甚至更長,但這樣的客觀情況,并沒有被“算法系統”考慮進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