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新的解決方案。科研人員大多在乎學術影響力,對版權收益不那麼看重。過去,這種心理往往被某些企業用來“賺差價”,現在則成為一種被稱為“金色開放”模式的基礎。所謂“金色開放”,是指由作者支付文章處理費,換取期刊將文章免費開放。國際信息巨頭愛思唯爾旗下的金色開放獲取期刊已超600種。2021年1月起,全球知名的《自然》系列期刊也宣布提供金色開放形式發表。雖然費用不低,但可顯著增加文章的閱讀量和引用量,也有利於共享科研創新成果。
馬上就是“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了。知網正是知識產權保護土壤上開出的花朵。知網備受關注,不僅因為公衆懷疑它“薅作者羊毛,織自己棉襖”,還在於社會普遍認為知識產權的應有之義是用保護推動創新。音樂領域的獨家授權已被打破,改變了部分互聯網平台的壟斷模式,有利於營造互聯網開放生態。在其他領域,也應鼓勵授權方面的有益探索,避免有人借保護知識產權之名阻礙創新。(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