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追白鱘的人”:與白鱘失之交臂後找了十幾年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20:57:26


  7月21日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在地球生存了一億五千萬年、有著“長江中的活化石”之稱的“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最終被正式宣布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

  7月23日晚,長江日報《面談》第二期,記者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博物館內,與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武漢科普團團長張先鋒博士一起,現場連綫IUCN鱘魚專家組中國唯一成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所研究員危起偉博士,就“白鱘滅絕對人類有哪些警示”“長江中的瀕危魚類”等話題展開暢聊。

  白鱘是什麼?它長什麼樣子?不少網友悲嘆,“未曾謀面,聽聞就是永別”。此次《面談》節目在網絡中吸引衆多網友關注,在微博上同時收看網友達30萬。

19年前,他最後一次接觸白鱘 試圖救護但遺憾失敗

  7月23日晚,長江日報《面談》直播訪談欄目第二期開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研究員,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發起人危起偉博士和中國科學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先鋒博士做客直播間。記者肖僖攝

  “我最後一次接觸白鱘,是在2003年的1月24號,這一次實際上是白鱘告別我們人類,最後一次活體的呈現。”研究了白鱘半輩子,被譽為“追白鱘的人”,危起偉在直播中,回憶起與同事當年在四川宜賓南溪江段救助一條白鱘的往事,“從發現觸礁到救助、放流長江,歷歷在目,一切都像昨天的事情,印象非常深刻。”

  危起偉介紹,在三四十年前,他和團隊遇見過白鱘五六次,當時大家都是想救助的,“試圖把它養活了後進行人工繁殖,從而使這個物種能够繼續存活下去,當時我們都是這樣的目的。”從1993年救助一條白鱘養活幾天後突然死掉,到2002年12月1日在南京下關水域發現一條奄奄一息的白鱘,救助、養活,“可是,在第29天後還是翻肚皮死掉。”危起偉均表示非常可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