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教師疑遭“網課暴力”去世 對“網課入侵”應加快安全管理升級
http://www.CRNTT.com   2022-11-07 19:36:00


 
  如同其他互聯網服務一樣,當網課日益成為廣大學生和老師共用的在綫教學模式,其重要性與脆弱性的“雙刃劍效應”也由此凸顯。網課一旦闖入類似“爆破手”之內的違法者,不僅會嚴重擾亂課堂秩序,影響老師正常教學、學生專心聽課,別有用心者如果盜取網課內容、師生信息等用於非法途徑,更會給師生隱私和信息安全帶來不可控風險。

  這也就指向一個更關鍵的社會命題,隨著互聯網對於人們生活的介入程度越來越深入,人們購物、娛樂、學習、支付等都呈現綫上化趨勢。然而遺憾的是,關乎用戶切身利益的網絡安全管理水平與網絡服務的快速發展并不同步,從前些年的網民隱私洩露、賬戶資金被盜到如今的“網課入侵”,網絡安全事件頻發,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亟待有關部門強化管理,盡快消除安全隱患。

  黑客、“爆破手”等網絡犯罪行為相比於傳統犯罪,有了更多的技術指向,也即相對應的網絡安全防範體系必須建立在技術持續升級迭代的基礎上。因此,《網絡安全法》除了明確違反相關法規、損害網絡及用戶安全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外,第十六條至第十八條還明確提出,在政府層面,應當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扶持重點網絡安全技術產業和項目,支持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廣安全可信的網絡產品和服務,支持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等參與國家網絡安全技術創新項目。同時,國家鼓勵有關企業、機構開展網絡安全認證、檢測和風險評估等安全服務,支持創新網絡安全管理方式,運用網絡新技術,提升網絡安全保護水平。

  就此而言,針對“網課入侵”等網絡時代的新犯罪模式,網絡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一方面需要日常執法的強化,對於此類案件加大追查力度,另一方面則要在政府引導下,企業、科研機構等加強合作,持續推動相關網絡安全技術的完善與應用,從而推動網課監管防火墻的不斷升級。(來源:新京報 財經評論人:畢舸)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